龍年參觀自貢恐龍遺跡博物館,親睹恐龍化石,令人震憾無比—
財神報綠色旅遊—記者徐慈蓮自貢報導—

四川自貢恐龍化石群遺址,位於四川省自貢市東北郊的大山鋪鎮,是現今中國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群遺址之一,是世界上發掘和保存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是一個盛產一億六千萬年前的中侏羅世恐龍及其它脊椎動物化石的遺址,是中國最重要的恐龍化石埋藏地,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之一,成為「凝固的侏羅紀公園」



今年是龍年財神報台灣記者徐慈蓮特別受邀到自貢恐龍園區參觀,實感三生有幸,


1980年代中期,在這遺址上修建有中國第一座大型的恐龍遺址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5-1.3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被美國《全球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具有化石藏量巨大、門類齊全、埋藏集中、保存完整等特點。作為一處罕見的自然歷史遺產,它所產出的化石不僅具有重要的科普教育和旅遊觀光價值,而且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侏羅紀早-中期恐龍化石材料缺乏的空白,對研究恐龍及其相關古動物的系統演化、生理特徵、生活環境等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學價值。大山鋪發掘的各種恐龍及伴生物化石數以百計,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恐龍動物群」。其中包括了3個綱、11個目、15個科的屬種,既有陸生、水生、兩棲類,又有空中飛行的古脊椎動物;有長達20米的草食長頸椎蜥腳龍、兇猛的肉食恐龍和數量多而完整的短頸椎蜥腳龍,也有僅14米長的鳥腳龍。最珍貴的是目前世界上發掘最早的中侏羅紀劍龍和首次發現的翼龍,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的一段空白。自貢恐龍博物館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