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滅日寇三萬的芷江,是中國人楊眉吐氣的地方,是日本走向末日的地方,可惜蔣介石的一個以德報怨命令,讓日本帝國國又成為中國當今的大患—-

by | 6 月 15, 2023 | 獨家即時

殲滅日寇三萬的芷江是中國人楊眉吐氣的地方是日本走向末日的地方可惜蔣介石的一個以德報怨命令讓日本帝國國又成為中國當今的大患—-

財神報記者任歌專題報導—

這次有幸來懷化參加兩岸農業交流活動地主方特別安 排參觀了抗日最後基地芷江受佭園區這個芷江不但是國民黨何應欽主持的陸軍總部所在地又是美國陳納德飛虎隊的機場所在地又是日本鬼子投降之地想來此地弔懷的心意已久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後,8月17日就確定了湖南芷江為中國戰區接受日本投降的地點。8月21-23日,侵華日軍總參謀副長今井武夫奉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甯次之命,飛抵芷江請降點,曾經不可一世的侵華日軍,在這裡接洽了無條件投降事宜。

1945年4月9日到6月7日,日軍為了挽救滅亡的命運不惜調動八萬人的軍隊不惜大舉進攻湖南西部,尤其是芷江機場地帶。

面對日軍的挑釁,國民黨調集了十個軍一共11萬餘人以雪峰山為依託,誘敵深入。

日軍進攻芷江的目的,主要便是為了搗毀芷江的空軍基地,打擊中國的野戰軍,進而破壞中國軍隊調換美國槍械以及反攻的機會部署。

已經遭到了盟軍的致命打擊,被迫退守到日本本土的各個沿海的島嶼地帶。

抗戰時期,芷江是通往大西南的必經之地,又是大後方聯繫抗戰前線的樞紐,湘黔、川湘公路交會於此。

更重要的是,這裡有遠東盟軍第二大機場,停駐各型號作戰飛機400多架,是赫赫有名的中美空軍聯隊和飛虎隊的大本營。為了拔掉這個“眼中釘”,岡村寧次親自制定了“戰機作戰”計畫。1945年4月9日,強弩之末的侵華日軍發起了芷江攻略戰集結8萬餘人的兵力,企圖合圍芷江機場,摧毀中美空軍的戰略基地,佔領湘西,威脅重慶,挽救其行將滅亡的命運。當時中國方面調集約20萬兵力,在雪峰山東麓與日軍展開會戰。在中美空軍支援下,中國軍隊利用制空權和雪峰天險對日軍的瘋狂進攻實施地毯式的打擊。作為中國抗戰正面戰場最後一次會戰,芷江保衛戰以傷亡2萬人的代價,殲敵2.8萬餘人,被視為“中日戰爭之轉捩點”。

芷江受降,一舉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洗刷了中華民族的百年恥辱。自此,芷江成為勝利之城、受降之城,名揚中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內的這幾張老照片,展示了受降前後,軍民在芷江街頭慶祝來之不易勝利時的場景。為紀念“芷江受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1946年2月,芷江受降紀念坊建立,成為華夏大地上唯一一座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標誌性建築物,被稱為“中國的凱旋門”

穿越時空,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但歷史依舊歷歷在目。198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舊址暨受降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展出歷史照片1000餘張,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關文章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