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三國志,確診以達每日五萬,民進黨猶再搞排中認知作戰,英國媒體認為台灣死亡率將狂飆,柯文哲如期辦大安公園外勞開齋節,意欲讓疫情廣傳,完成四萬人死亡目標,民眾黨以疫代勞,完成拉下民進黨壯舉—
[世界財神报] 台灣專題–

台灣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升高,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表示,針對台灣同胞急需的抗原檢測快篩試劑,台灣有關企業機構需要對接大陸相關生產企業洽商採購,陸方願提供協助。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指揮中心調整密切接觸者匡列範圍及校園防疫措施,停課大鬆綁。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導提出警告,台灣解封太快未超前部署,夏季前死亡率恐狂飆。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會進行參考來趨吉避凶。
據英媒《每日電訊報》6日報導一篇以「台灣因其黃金標準的防疫戰略享譽世界,如今面臨『染疫死亡率恐飆升』」為題,表示台灣在短短數週內,從單日數百例確診數,至今日增數萬例,認為台灣正面臨可怕的「垂直彈跳式感染」,恐怕在夏天以前,將引發前所未有的死亡率。

4月24日,柯文哲預言台灣疫情會死4萬人,驚人之語先讓柯文哲賺到聲量(即使是批評.他也覺得有人討論就是賺到)。但如果只是單純的胡言亂語,不理他就好了,可怕的是,柯文哲正在付諸行動,運用他的市長權力跟輿論影響力,努力讓4萬人死亡的目標成真。
柯市府即將在5月8日週日,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開齋節,這是穆斯林重要的節日活動,每年有4萬多人參加,其中大部分是移工。弔詭的是,開齋節已經停辦2年了,為何今年選擇復辦?如此大型的群聚活動,公園又難以落實出入口管制,如何確定出入者都有打過疫苗?且為何入場的條件是打過2劑疫苗而非3劑?對參與者來說,用餐是開齋節重要環節,如何落實禁止飲食?
這樣大型的群聚活動,柯文哲5月1日在臉書解釋:「雖然有許多產業老闆以及引進看護的家庭擔心開齋節會造成群聚,遊說北市府停辦,但在我幾度思考後,還是決定繼續舉辦」、「片面取消開齋節,剝奪了移工朋友們在辛苦了一年後、在異鄉共同歡慶的權利,這是不公平的。這代表臺灣仍對移工不友善,才讓這些非本國籍勞工,成了被優先控管、排除、犧牲的角色,不符合多元開放的臺北價值。」柯文哲儼然成為了移工權益捍衛者。
柯文哲經常發表對外籍人士及移工的歧視言論,柯文哲說:「台灣不是很多外籍新娘嗎?已經進口30萬了」,用商品化的「進口」一詞描述外籍配偶;去年4月又傳出,柯文哲在晨會說:「移工黑戶寶寶太多,學校要教移工避孕」,暗諷移工的生育來自於無知。柯文哲對女性的歧視言論更是不勝枚舉。一個不懂得尊重多元族群的市長,為何5月1日大徹大悟?是甚麼改變了他?
答案很簡單,柯文哲非要辦開齋節不可,理由絕非是表面上「多元開放的台北價值」,而是希望開齋節能夠製造群聚感染。
參加開齋節的不只是位於台北市的移工,而是全台灣各地的移工會齊聚一堂。
由此表可知,台北市的疫苗覆蓋率並不低,加上本身醫療資源豐沛,疫情大流行、長者大量確診時,死傷最慘重的並不會在台北。
說到這裡,柯文哲的「犯罪計畫」,已經呼之欲出了。他並不是單純的把台北疫情搞爛,畢竟如果台北死傷特別慘重,柯文哲及其黨羽也難辭其咎。對柯文哲來說最好的劇本是:由台北擴散疫情,但其他縣市比台北死更多人。要達成這個目標,必須要有「養蠱」跟「放蠱」兩個階段。
如果達成這個效果,台灣再防疫也沒有用,到時民進黨遭選民唾棄,民眾黨乞而代之,達成柯文哲以疫代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