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時中開竅了! 他宣布入境開放,時勢所逼?還是為了選舉?
[世界財神報] 即時報導–
許多國家決定解封,與病毒共存,台灣衛福部部長陳時中16日接受專訪表示,「為了不讓台灣經濟與其他開放邊境的國家相差太多,勢必開放邊境」,首波開放商務客入境,採「全面開放」;未來入境檢疫天數可能再縮短,「下半年起國門非開不可,以免經濟競爭能力差人一大截」,陳時中形容,這是「時勢所逼」。
赴日隔離縮至3天 台暫不跟進
日本宣布3月重啟國門,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在17日舉行記者會說明。台灣民眾入境日本只需隔離3天,但日旅客來台仍比照入境檢疫10天,陳時中說,「感謝日方對台灣有信心,但台灣很難比照應對。」目前日本單日新增8萬至10萬確診者,而國內本土確診每天不到百人,整體保護力仍弱,無法縮短日本旅客來台後的檢疫天數。
考量台灣競爭力 逐步放寬邊境
「台灣終結疫情之路,必然更加辛苦。」陳時中說,許多國家防疫策略為「與病毒共存」,這是時勢所逼,因為已有兩、三成人口染疫,甚至一半以上民眾染疫,開放邊境就沒有安全及安心等問題。但台灣染疫率低,眼前雖然不必「與病毒共存」,「但下半年起國門非開不可,以免經濟競爭能力差人一大截」,這是另一種「時勢所逼」。
陳時中強調,台灣於疫情終結或後疫情時代,必須展現商業實力,把經濟基礎打得更好,為不影響台灣競爭力,必須開放邊境,重啟國門,走向世界,但過程勢必辛苦,且需謹慎小心,一步一步來,不採取一次性全面放寬方式,才能避免疫情失控。
商務客縮居檢期 一個月可判斷
陳時中表示,將從商務旅客開始,不限制入境人數,期間觀察國內防疫及醫療量能,目前將輕症患者送到集中檢疫所及防疫旅館,日後入境人數增加,必須確保醫療量能不受影響,「需把醫院顧好」。開放後,若本土疫情控制良好,現階段規畫10天居家檢疫天數將再縮短,已朝這方向思考,「預估一個月可判斷出來」。
至於國人何時可以出國旅遊?陳時中說,「危邦不入,疫情高的不去,謀定後動,看清楚國際情勢及當地情況才考慮」。
指揮中心16日公布新增14例本土病例及53例境外移入個案,無人死亡。陳時中說,16日增加高雄鳳山群聚延伸至煉油廠個案4例及新店設計師案延伸4例等,全國累計10條不明傳播鏈。本土個案14例中有一半是居家隔離陰轉陽患者,高雄煉油廠案共篩檢2,300人,列為高度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