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停電、蘋果停刊,網路電子報打垮平面媒體—

by | 5 月 14, 2021 | 獨家即時

台灣停電、蘋果停刊,網路電子報打垮平面媒體

[五路財神電子報]即時報導

號稱台灣最八卦的報紙,黎智英引進台灣後,每天都是腥風血雨,出軌開房的新聞,也滿足了台灣人噬血的讀性。

但是自黎大砲在港被捉後,蘋果日報終於走上覆亡之路。

他們停刊了,總要來上一段官面堂皇的自白:

台灣蘋果日報」給讀者的一封信全文如下:

十八年前的五月二日,台灣SARS疫情最嚴重之際,《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創刊。如今造化弄人,新冠肺炎在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造成疫情全台恐慌之時,今天要向各位讀

壹傳媒集團決定《台灣蘋果日報》紙本停刊,集中資源發展《蘋果新聞網》。

每天見報的「錯與批評」,真實刊載你們對我們的鞕策;追蹤你們每天上百件提供的爆料與投訴線索,揭開各種醜陋或感人的真相。每日報紙的上架,貪官者懼,犯科者畏,樂活者愛,這是每天一蘋果,和台灣民眾生活貼近的寫照。作為台灣最貴的一份日報,迄今每天仍有十萬份的銷量,要非常謝謝讀者十八年來的支持,我們才能堅守至今。

但網路發展徹底改變讀者閱讀習慣,雖然《台灣蘋果日報》是台灣媒體轉型的先行者,無論是動畫、影片、即時新聞,乃至於網路的訂閱制,我們都勇於嘗試,勇於改變。但數位洪流超乎我們想像,尤其是Google、Facebook等數位平台的壟斷,造成廣告資源的大量流失,對紙媒不啻是沈痛打擊。

香港政治局勢的加速惡化,民主蒙塵,新聞自由更是遭受全面打壓。創辦人黎智英為追求民主,卻因言論獲罪,如今繫獄於香港監獄。親中勢力封殺各種廣告資源,使香港《蘋果日報》營運萬分艱辛,幸賴讀者追求自由的信念支持,依然守住新聞自由最重要的堡壘。

《台灣蘋果日報》在新聞戰場並沒有輸,但內外的交迫,我們是輸在另一塊戰場:輸在廣告資源被壟斷,輸在香港局勢惡化,造成我們無法再長期支撐虧損,縱然我們努力縮減虧損,仍然無法挽回頹勢。不得不宣布紙本停刊,把所有資源專注於數位。

我們問責自己,也要深感自己努力不夠,愧對支持的讀者,把紙本《台灣蘋果日報》停刊,是我們最不願意做的決定,但當這一天來臨,我們只能向讀者深深說聲抱歉。

因此在紙本停刊後,我們堅實的採訪團隊將會更集中資源在《蘋果新聞網》。《蘋果》的精神不會打折,只會更挺直腰桿,以最好的報導回報支持的讀者,

《台灣蘋果日報》啟

相關文章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