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放寬境管、拋棄政治意識,兩岸兩階段回復正常往來!何時完全解除?
[五路財神電子報] 即時報導—

疫情爆發後,兩岸往來幾乎停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6日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正著手討論放寬邊境管制,施打疫苗為必要條件之一;為避免外界批評「政治干預防疫」,擬承認中國疫苗,台商如提出科興疫苗等接種證明,就可減少居家檢疫天數,從目前14天減為7天,但出關前需檢驗中和抗體濃度,達到標準便能結束檢疫。
*台釋善意 呼應蔡兩岸政策
日前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提出「建設性模糊」概念,期盼兩岸找到互利互惠最大公約數,陳時中26日這席談話,釋出了防疫期間對於中國少見的善意,也呼應了蔡政府最新的兩岸政策。
世界各國早已陸續開打新冠疫苗,台為求經濟發展,開放邊境管制勢在必行;陳時中首度透露,將以「中低風險國家」模式來減少入境後的檢疫天數,也將承認中國疫苗,雖然新制上路無時間表,但他並未改變「6月見到隧道口曙光」的想法。
陳時中說,將分兩階段鬆綁邊境管制,在國人疫苗涵蓋率不足時,入境者持海外施打新冠疫苗證明,就可比照「中低風險國家」申請縮短7天檢疫,這也包括了中國疫苗。
*避免泛政治化「有打過就好」
打哪些廠牌疫苗可作為證明、申請文件?陳時中說,如果從科學實證資料來看,應以獲得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疫苗為主,但如此一來,中國疫苗就不在資格名單。
陳時中說,在面對這類問題時,台灣很容易泛政治化,他不想捲入無謂的辯論,因此傾向「不管哪一國的,有打過疫苗就好」,目前仍在內部專家討論階段。
他直言,不樂見因政治判斷介入,耗費過多心力,因此將謹慎把關,避免發生假疫苗闖關事件,為此,將設置驗證關卡,居家檢疫7天後需接受檢驗,核酸檢驗陰性及中和抗體濃度足夠,才可出關;抗體不足者,則回歸14天居家檢疫。
*二階前提 疫苗覆蓋率逾6成
至於第二階段,則是所有入境者均免檢疫,但前提為國內疫苗覆蓋率逾6成。屆時才會做出具體決議。
陳時中解釋,當國人新冠疫苗接種人數夠多,即使境外感染者入境後成為漏網之魚、走入社區,但社會對病毒抵抗力已變強,此時「漏接」容忍度可以高一點。
陳時中說,4月1日啟程的帛琉旅遊泡泡是開國門試金石,透過旅遊泡泡摸索,進而建立出關、登機到下飛機一套資訊化系統,避免紙本造冊來不及消化龐大的出入境人數。
*放寬出國 擬逐步降旅遊警示
除鬆綁入境管制,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也考慮放寬出國觀光限制,目前全球旅遊警示燈號皆為最高級別的「紅色」,建議國人避免前往。近期將與外交部、交通部討論,制訂開放準則,再逐步降低全球旅遊警示。
今年7、8月國外廠新冠疫苗進貨趨穩,國產疫苗有望通過緊急授權,不過,國人施打之後,其他國家不見得認可,對此,陳時中說,「我們很難要求其他國家」,只能提醒計畫出國的民眾,慎選疫苗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