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無雨水庫成池塘,台灣變成風不調雨不順!

by | 2 月 14, 2021 | 獨家即時

久旱無雨水庫成池塘,台灣變成風不調雨不順!

[五路財神報]即時報導—

2020年至今旱象嚴重,暴露出長年來中部水庫淤積問題。

南投縣仁愛鄉霧社水庫淤積率已逾七成,原本的大水庫變「小水池」,是全台淤積最嚴重的水庫。大甲溪德基水庫去年水位下探近十年最低,上游地區部分河床邊壁裸露,水庫裡出現小島及樹木等景象,讓梨山地區居民嘖嘖稱奇,直呼「一輩子都沒看過這種奇景」。

水利署全面加強各水庫清淤工作,希望增加蓄水量,留住珍貴的水資源,以應對愈來愈嚴峻的極端天候挑戰。

台灣河川地勢陡峻,水庫設計很容易出現淤積;去年水情吃緊,雖是警訊,但也是水庫清淤關鍵期。

水利署列管的13座重要民生水庫,平均淤積率達36.82%,淤積量日益嚴重,不少水庫無法有效蓄水,不僅供水調配困難,也影響水力發電量。

霧社水庫群山環繞,天然景觀優美,湖水翠綠有「碧湖」美譽,但水庫淤積嚴重,再加上乾旱,水庫幾乎乾涸見底,偌大水庫變成小水池,「碧湖」美景不復見。

水利署表示,霧社水庫有效容量原為1億4600萬立方公尺,但淤積率已逾七成,蓄水量僅剩3745萬立方公尺。

上游佳陽沖積扇已乾涸。

中部地區最大的德基水庫容量原有2億3200萬立方公尺,如今只剩1億8700萬立方公尺。大甲溪發電廠指出,主要是淤積加上旱象,讓德基水庫去年清淤量是歷年平均的兩倍。

南投縣日月潭水庫蓄水量雖逾七成,但著名的九蛙疊像,已遭淤泥埋了兩蛙。大量的淤泥往拉魯島延伸中,低水位時,觀光遊船幾乎不敢靠近。

台電大觀電廠表示,水力發電設施的原設計沒有水力排砂,且濁水溪的水質混濁,雖然多年前已嚴控武界壩的進水濁度,但只能暫時降低淤積量,數百萬噸的泥砂,若靠人工清淤,恐怕緩不濟急。

編輯部

五路財神報系為庶民經濟投資搭建平台"及為世界華人打造交流聯絡的管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