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華28政客被制裁後,他們後果原來如此 ?
[五路財神報] 即時報導—
中國在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就任前宣布制裁美28名「反華政客」,引來不同解讀。中國官方定調這波制裁是為未來中美關係定下「對等性」基調;並告誡美國政府官員,如果繼續反華,下台後就必須付出無法吃「中國飯」的代價。有美媒估計,若制裁落實,這28名美官員每年將損失至少30億美元。
外交部於21日凌晨1時宣布制裁在涉華問題上嚴重侵犯中國主權、負有主要責任的包括前國務卿龐培歐在內的28名美國「反華政客」,拜登新政府國安會女發言人霍恩隨即回應稱制裁是「徒勞無功且具嘲諷意味」,呼籲兩黨齊聲譴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則重申這波制裁是「完全正當和必要的」。至於名單中除僅披露的龐培歐等十人外還有哪些人受到制裁,華春瑩說,還有哪些人做了壞事,他們自己心裡十分清楚。
環球時報昨天刊出評論指出,中方這波制裁一次就多達28人很罕見且能打疼對手。這波被制裁官員被限制的是下台後不能與中國打交道、做生意。這些人下台後可能已為自己找好了退路,即將進入美國一些企業、機構,北京在這一時間點上宣布制裁,會讓他們立刻體會痛楚。因為可能有的企業或機構就此要跟他(她)說再見了。
評論指出,美前政府高官過去有不少在下台後利用中國這個「大市場」來撈取利益,方式主要有演講和代言、經商或當顧問。例如2017年剛被川普解雇幾周的班農,受香港某公司邀請在投資者大會上發言,據稱一趟就撈得30萬美元。目前已公布的被制裁十名官員中,龐培歐及其妻子之前與科氏集團關係非常密切,龐培歐卸任後科氏集團很難再收留他。阿查爾曾擔任大型藥企禮來公司美國分部總裁及藥廠說客團體生物技術創新組織董事會主席,制裁令或使他很難回歸商界。制裁令還會讓與中國有著諸多商業利益關係的通用汽車等公司很難對克拉奇說出歡迎二字。
評論引述紐約時報估計,如果中方的制裁措施徹底落實,僅這28位官員每年的損失,粗略估計不低於30億美元。打蛇打七寸,中方制裁令之下,估計很少有美國企業敢雇用這28個人了。這就等於掐斷了28個人的再就業之路,斷了他們的財路。香港經濟學家、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表示,外交部的做法,更可讓現任的美國官員在考慮對華政策時,如果繼續反華,相信此類「砍斷他們和中國的錢途」的制裁遲早也會輪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