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講座第二堂開講了—-
五路財神報,自2020.12.21冬至開始,為發揚中華文化、振興民族精神,特闢易經講座,首期特聘對易學精研有成的商君大師,深入淺出介紹易經入門,期盼讀者把握機會每日刊出的[商君易論]精采文章!

[五路財神報] 宗教文化版易經專題報導–
【商君論易4】孔子是個知識淵博的大儒,怎麼會信命呢?實因他在早年風塵僕僕奔走列國,到處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很想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可是最終!在各國遭受屈辱與挫折後,才深深的省悟到,命運之神竟如此這般的厲害,然而這時他已是一個年過五十的中年人了!五十知天命就是他從不知天命到知天命,是這一思想轉化過程最好的說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人的生死貧富都是命中註定的,作為君子非得知命不可,否則就稱不上是君子,正因為君子是知命的,所以才能安分守己,樂觀進取;但小人不然!為滿足一己私利,不守正道追名逐利,則必然機關算盡而後咎由自取!更甚者陷國家於衰敗,害人民於水火。
【商君論易5】《孔子集語》中說到是說一個人的賢與不肖是以才華劃分、幹和不幹是自己可以決定的、機遇好不好是死還是活卻是只能靠機運或聽天由命了!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凡宇宙萬物陰陽寒暑亦必依循自然法則規律運行而生生不息;眾生孕育於母體出生成長於天地之間,隨時空變化必稟受大自然之造化,故而行事作為精神意念皆不可脫離自然法則。星辰運行有其軌道,寒來暑往定於經緯,然此種天體運行、經緯之論就是人類之先祖歷經數世數代淬礪研考,集心力智慧之結晶而使後世之人得以有此理論之依循開創更多的先進科技,而不斷對人類進步做出偉大的貢獻。
【商君論易6】“緣”本來就是一種現世的因果關係,也可以比喻為“福報”与“業障”的區別,任何一种緣其結果為吉,那就是福報,結果為凶,那就是業障。然而面對緣的胸懷与心態才是決定果的吉凶所在!「一切隨緣」这句話很多人都會講,但往往都是在没轍或無奈時才會使用这句話以求舒解。「緣」的概念多起於佛教的論述,在我們中華民族哲學思想的領域中,可以論述為陰陽磁場產生互為影响,因而產生了禍、福、吉、凶的結果是為緣!當我們一出生時,自体便是宇宙中的「一半緣」隨之生命成长过程中,所接觸到的外界各种人、事、時、地、物都將形成互為影響的吉凶現象。因此樂觀勇敢的面对人生,一切事物都會轉化為「善緣」反之消極悲觀將陷入困惑的「孽緣」中。
【商君論易7】在當今社會大家提到周易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算命,算命也就同等於周易,其實周易和算命並不能同等,從周易的發展歷史來看,其形成時期是在春秋時期的初期,就已經形成了完備的演算體系,而它的理論根源要推到商朝的中後期,而算命學的真正意義上的出現,是在唐朝的中晚期,而形成完備理論時期則是在北宋時期,雖然算命術是以周易的天干地支及陰陽五行來推算的,但它是單一化的、形象化的周易理論體現,只能說是周易範疇裡的一個層次罷了!或是說周易的創新一種應用,但不是周易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