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的舞者–淡江大橋是世界最大跨距橋,北台灣最具經濟效益的國家建設!
日前侯友宜市長在工地視察,並發表談話—

[五路財神報]記者任歌即時報導—
日前侯友宜前往淡江大橋工地視察,「淡江大橋不僅是新北、台灣地標,也是國際級指標建物。」侯友宜表示,淡江大橋可串聯台北港與淡海新市鎮,和附近的桃園航空城發揮海陸空聯運功能。
侯友宜說,隨著淡北道路興建,八里輕軌介接,還有未來銜接台61、64線和即將擴寬的台15線,可完成北台灣主要路網最後一哩路,帶動所有產業發展和全台灣的未來。
淡江大橋完工後,將淡水紅樹林、淡水新市鎮、三芝區、金山區、野柳區等地北海岸風景區及住民、往返桃園國際機場及中南部的車輛,可以省了半小時,而且紓解了淡水往台北車輛的堵塞。將刺激本地區房地產大幅升直,帶動經濟發展。所以這個大橋是非常有經濟效益,及便利民眾的建設。

淡江大橋是跨越臺灣第三大河川淡水河河口的斜張橋,位於新北市淡水區與八里區交界,為臺灣第三座鐵路軌道和道路共構的橋樑[a]。
1980年代末提出興建計畫,吳敦義內閣於2010年4月2日核定淡江大橋可行性規畫報告,計畫全長約12.08公里,包含主橋920公尺及兩端聯絡道,屬於高架橋樑,橋面總寬44到71公尺,橋塔高200公尺,設計車輛行駛時速90公里,中央預留8公尺寬的輕軌路軌,耗資新臺幣153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約12.17億元。主橋段的國際競圖已經於2015年8月12日發表結果,由伊拉克裔建築師札哈·哈蒂(Zaha Mohammad Hadid)的團隊操刀之設計案勝出,完工後將成為全球最長單塔斜張橋,可舒緩關渡大橋、國道一號淡水河橋 、國道三號碧潭橋的交通流量,並帶動淡海新市鎮的開發。

新北市政府和交通部公路總局、內政部營建署合建淡江大橋,完成後將是世界最大跨距單塔不對稱斜張橋,近期因八里輕軌列車未來須行經橋上,協調新北負擔經費增加約13億。市長侯友宜昨天視察工程進度,希望不僅串連淡水河兩岸交通和桃園航空城,也要打造為世界指標建物,不輸台北101。
淡江大橋預計2024年完工通車,施工中的主橋塔高211公尺、約70層樓,最大跨距450公尺,總經費211億9400萬元,今年9月完成主橋塔鋼管圍堰合龍。原本3單位各分擔66億元左右,但因八里輕軌會開上橋面,協調後市府多出13億餘元,投入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