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古剎毘盧禪寺 近百年老廟 造型格局特殊值得一遊!
[五路財神電子報] 宗教文化版特別報導—-
毘盧禪寺為法雲寺派下重要寺院,且是臺灣中部地區首要的尼僧道場,於昭和三年(1928年)由豐原望族呂厚菴先生之女籌資創建。昭和五年(1930年)十月廿日大雄寶殿落成,並恭請覺力和尚為開山祖師。
毘盧禪寺與新北市中和區圓通禪寺和高雄市阿蓮區大崗山龍湖庵,並列為日治時期臺灣三大尼僧道場。毘盧禪寺建築為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帶有歐洲浪漫的氣息,和一般傳統的佛寺的中式建築不同;山門上「毘盧禪寺」四字出自吳佩孚將軍之手,由此可窺見毗盧禪寺年代之久遠。毘盧禪寺附近風景秀麗,加上后里馬場就在附近,每當假日時遊人如織,已成為中部禮佛、朝山、觀光不可錯過的景點。 毘廬禪寺鄰近后豐鐵馬道、后里馬場,常有遊客騎著單車一個不小心就進入這個世外桃源。
禪寺後方是台中民眾登山、踏青的好去處,擁有“落日梵鐘”等八景的勝名,禪寺很貼心為遊客闢了幾個“婆娑亭”可以歇息。 走進禪寺內,可見草木扶疏綠意盎然,而禪寺的大殿不是傳統中國佛寺的宮殿式,而是鋼筋混泥土、高大的西洋圓柱、左右兩旁設有樓塔是巴洛克式的建築,大殿中可以看見有一塊“毘廬禪寺”匾,是由民初直系軍閥領袖吳佩孚所供。
根據呂家後人呂耀志介紹,日據時期筱雲山莊主人呂汝玉的長子呂敦禮娶霧峰林家的林嬌,呂敦禮是台灣中部著名詩社,櫟社的創立九人之一,但38歲英年早逝,林嬌攜三個女兒兩個姪女,全部歸依佛門,呂家選擇在后里七星山麓興建毘廬禪寺,供其修行 呂耀志提到,甲午戰爭後清朝割讓台灣,日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領近衛師團來台,爆發乙未戰爭,時任台灣民主國副總統兼團練使丘逢甲為呂家的女婿,由於民主國戰敗,丘逢甲退往廈門,為防不測,呂汝玉命呂敦禮內渡中國大陸暫避時局,後呂敦禮轉往北京遊歷,結識同為秀才的吳佩孚,以文會友,後建立毘廬禪寺時,呂家請吳佩孚惠賜墨寶,以茲對呂敦禮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