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做神算劉伯溫、先研易經河洛圖!

by | 1 月 12, 2021 | 閩台融合示範

易經講座:

欲做神算劉伯溫、先研易經河洛圖!

商君論易第五講—

[五路財神報] 宗教文化版—

【商君論易13】我們常說七分天註定三分靠努力,這種說法是老祖先代代相傳所累積的經驗之談, 的確有其必然率的理論基礎,然而顯為人知的是三分人為力量的作為,卻能改變調整七分的天命。好比有一位知名人士,少時家境清寒,然其個人卻意志堅定、 奮發圖強,終能於青壯之年大放異彩功成名就,反之當權勢,名利集於一身時卻無以把持,則貪贓妄法的作為顯露無遺,終於身陷律法所不容而鋃鐺入獄,令眾人扼脕,若以禍國殃民形容之實不為過,《尚書》 有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舉此例再貼切不過了。

【商君論易14】人類的外在行為常受時空因素的導引而生心念,而心念的正偏決定了果報的吉凶,也因為心念偏則必須處心積慮去設計掩人耳目的作為, 所以機關算盡終將咎由自取。《道德經》中有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禍福吉凶的變化就取決於聰明與智慧之抉擇,聰明者善用巧妙 之法去迴避一時之災,而終將深陷於厄。智慧者必心空智明勇於承受災厄,而終得吉福。

【商君論易15】有一句猶太諺語:『人們一思索,上帝就發笑』?就因為人們愈思索,真理離他愈遠。人們愈思索,人與人之間的思想距離就愈遠。因為人從來就跟他想象中的自己不一樣。當一件事物反覆思索時,就表示內心中產生了猶豫與矛盾,當必須抉擇的時候,只好倉促的以本性的好惡,亦或是得失的慾望,採取了作為措施,往往挫敗的結果產生了,懊惱的思緒縈繞著,但是如果事事能順著條理便可自成章法,也就能氣定神閒,順理成章。

相關文章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