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需求大增.各國專家對羊產量增加的基因研究成為重大課題—

by | 2 月 3, 2022 | 三緣牧場

[世界財神報] 三緣牧場專題報導—

回教國馬來西亞對羊肉的需求一直有穩定的成長。估計羊肉的消費從2000年的13,899公噸增加到2006年的17,800公噸。2005年每人每年羊肉的消費量是0.7 kg,比牛肉(6.6 kg)和家禽(39.9kg)低很多。(2006年獸醫部門的服務數據)2006年山羊與綿羊的數量估計大約是334,000 頭和117,000頭。羊肉自給率低大約9%;羊肉供應大部分仰賴從澳大利亞與紐西蘭進口活羊與綿羊。羊工業部門的重點在研究與飼養運用、繁殖與飼養來源。以目前高成本的飼養,特別是使用地方的農副產品,以棕櫚油為基礎的飼料如棕葉與核仁為優先考慮。

羊隻飼養改進計畫的發展

  小型的羊場主人對於飼養是沒有規則的。在馬來西亞,養羊集中在羊肉的生產。

  Katjang羊是馬來西亞本土羊種,羊農將牠與Jamnapari一起養,結果使Katjang羊產量減少。以前有想引進努比亞、吐根堡、阿爾拜因,但是沒有成功,因為這些品種不適應當地的溼熱氣候。除了對羊肉生產增加中的興趣,對某種羊的生產有增加飼養的需求,特別是波爾羊與Jamnapari羊。波爾羊的主要產地是南非與澳大利亞,而Jamnapari來自印尼。雙方政府代表與私人商業農場從2005年就已經進口很多羊隻。

波爾羊的飼養

  波爾羊的三階結構飼養計劃模式目前正在發展中。第ㄧ個波爾羊的核心農場是在Kluang的MARDI研究站,初期母羊數量1,300頭,公羊數量50頭。一開始,所有的母羊、公羊都是純波爾羊,從南非和澳大利亞的波爾羊飼養協會各自認證並進口。除了活的飼養動物,冷凍精子和卵子從南非進口用在核心農場羊隻的基因改善上。目前,已增加兩個核心農場,國家波爾羊飼養中心(NBBC)以及在東廊經濟區(ECER)的牛與養羊中心。

  在核心農場內,計畫只有對純波爾羊實行。目的是要改善羊肉的生產。選擇主要是基於成長(ADG,出生時重量,斷奶時重量,12個月)以及繁殖的成果(多產,性慾,繁殖力)。

在中國如何培育瘦肉多、脂肪少的新品種羊一直是農業專家和養殖戶的期望解決的問題。1月5日,記者從江蘇省農科院獲悉,該院畜牧研究所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獲得世界首例肌肉生長抑素(MSTN)基因編輯湖羊。

  近年來,我國羊肉消費量逐年增加,但是羊肉產量卻不能滿足消費需求。據統計,2019年,國內羊肉消費量達到527萬噸,與上年相比增加3.9%,而羊肉產量為488萬噸,僅比上年提高2.6%。同時由於環保政策趨嚴,中小散戶逐步退出,羊存欄量逐年下滑,未來羊肉產量的增長將主要依賴於科技的貢獻。

  據江蘇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草食動物研究室首席專家曹少先研究員介紹,MSTN是肌肉生長的抑制因數,該基因的自然突變引起比利時藍牛的雙肌性狀,從而讓動物生長速度加快,同時肌肉發達如同健美運動員。

  研究人員利用新一代精准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技術,對江蘇特色綿羊品種湖羊的MSTN基因進行編輯,並于2020年9月20日,獲得世界首例MSTN基因編輯湖羊,迄今已出生5只,其中2只生長速度明顯加快,兩月齡體重比普通湖羊大25%左右。

  湖羊是首批列入國家畜禽品種保護名錄的地方品種,具有繁殖力高、耐濕熱、宜舍飼等特點,被廣泛引種到全國主要綿羊養殖區,作為雜交母本或者育種素材用於提高當地綿羊的繁殖力,但湖羊的產肉能力有待提高。MSTN基因編輯湖羊的誕生為保持湖羊原有的優良特性,同時彌補體型小、產肉性能不佳的缺陷開闢了新的途徑。

編輯部

五路財神報系為庶民經濟投資搭建平台"及為世界華人打造交流聯絡的管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