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人文始祖黃帝手植古樹 及文造字人倉吉手植古樹視頻—中華文化五千年、五千壽樹就五棵、看了視頻長嘆息、地球長久端靠樹—

by | 3 月 14, 2023 | 兩岸綠產官網

實拍人文始祖黃帝手植古樹 及文造字人倉吉手植古樹視頻—

中華文化五千年、五千壽樹就五棵、看了視頻長嘆息、地球長久端靠樹—

[世界財神報] 兩岸綠產會植樹救地球—

第二次(2015到2021年)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日前公佈,全國普查範圍內的古樹名木共計508萬1900株,其中5000年以上的古樹有5株,全數都在陝西,當地也是最早開啟古樹保育的地方。

根據《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規定,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普查結果顯示,古樹名木資源最豐富的省份是雲南,超過100萬株,陝西、河南、河北超過50萬株,

普查結果顯示,全國散生古樹的樹齡主要集中在100到299年間,共有98萬7,500株;樹齡在300到499年的有16萬300多株;樹齡在500年以上的則有6萬8,200株,其中1000年以上的古樹有1萬745株。

《長江日報 》報道,五株古樹有兩棵是位於延安市黃陵縣黃帝陵的黃帝手植柏、保生柏,另外三株是距離黃陵縣城20多公里的老君柏,渭南市白水縣倉頡廟內的古柏、商洛市洛南縣的頁山大古柏。

最有名的黃帝手植柏被封為是「世界柏樹之父」,相傳為軒轅黃帝所栽,人稱軒轅柏,亦稱黃帝手植柏。這株古柏高20餘米,胸徑11米,樹冠面積190餘平方米,是特級保護古樹,粗壯的樹幹七個人手拉著手合抱不攏。

五千年古樹黃帝柏

史料記載,漢武帝元封元年18萬大軍在此祭祀黃帝。在黃帝陵及周邊大規模種植柏樹,漢代之前就有明確的史書記載;唐宋時期,在黃帝陵種植柏樹都是國家行為。

黃帝陵管理局護林負責人李小軍指出,黃帝陵所在的橋山有古柏8.3萬餘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3.46萬餘株,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李小軍表示,他記得十年前黃帝手植柏的種子落到地面上,奇蹟般地長出3株新苗。其中一株長到14釐米。他表示,這說明5000多歲的側柏仍然有繁殖能力。每年我們收集到它的種子,有一部分的顆粒是非常飽滿的,這是它在自然狀態下繁殖能力的重要證據。

2012年,黃帝手植柏被實施克隆(Cloning)擴繁保護工程,實驗枝條生長出鮮活根系,7株克隆苗被分別植入陝西南五台珍稀樹種種質資源庫、中國森博園、南寧國際園博園等地。

2016年中秋節,舉行黃帝手植柏航天育種工程,其種子搭載長征2號運載火箭遨遊太空返回。

2020年,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的倉頡手植柏籽種從太空返回。李小軍表示,黃帝陵苗圃裡現在有180多棵太空育種苗,有些已經2米多高。

古樹樹齡如何判斷?

黃帝陵管理局護林負責人李小軍介紹,國家規定的古樹樹齡檢測一般有三種方法:一是根據史料、地方誌記載和當地人口口相傳;二是根據生長環境和樹的高度、粗壯程度等進行估測,三是通過年輪等科學方法精確檢測。

李小軍表示,為了不對活著的古樹形成物理傷害,不能打洞、截枝,通常以估測為主。陝西省林業局2015年曾回覆網民留言時表示,準確掌握樹齡的方法主要是年輪測定鑒定法和碳14精確測定法。這兩種方法對樹木生長均有害,一般情況下不推薦使用。

李小軍指出,黃帝手植柏5000多年的樹齡,在當地縣誌以及軒轅廟古石碑上均有記載。文獻上記載,黃帝聯合炎帝戰蚩尤,建立部落聯盟,定居橋山。因砍樹建房、燒柴取火,砍光了附近樹林。暴雨襲來,山洪卷走了很多人。黃帝因此帶頭栽下這棵柏樹,開啟植樹造林傳統。

相關文章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