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變的意義,使日本損失慘重,中國經濟強力介入!
緬甸華僑可以稱勢回緬甸,廉價接收房地產!
[五路財神報]五洲房產即時綜合報導—

緬甸10年前開始民主轉型時,曾吸引外資湧入,猶以日本在仰光大量搜購土地,致使該地房地產爆漲,但本次軍事政變可能加速西方與日本撤資趨勢,但將促使中國商業勢力擴張。
2011年,緬甸49年來掌控軍政府的將領們鬆開鐵腕,為國內民主改革及經濟自由化舖路,並為國內未開發的潛力打開市場大門,投資人將資金注入該國電信、基礎建設、製造和建築等項目。
但西方對緬甸的投資熱潮在2017年已開始冷卻,當年緬甸軍方鎮壓國內若開邦洛興雅穆斯林,被控種族滅絕,隨後引發西方資金退潮。緬甸重回軍事統治引發立即恐慌。分析師指出,緬甸將領們重新掌權的情景,可能會是導致西方企業撤資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仰光工作的分析師馬迪森告訴法新社:「現今(緬甸)發生政變,各界觀點將是:這是財政拮据國家,是香蕉共和國。我認為,我們將看到許多西方國家『絕不』與緬甸做生意。」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亞洲中心主任尼可拉告訴法新社,與西方國家情況相反的是,「政變將把緬甸進一步推向中國懷抱,緬甸內部中西方投資失衡將會加劇
數以千計緬甸民眾今天聚集在日本外務省外示威,要求日本加入盟邦行列,對緬甸軍事政變採取強硬立場。
東京罕見大規模的政治示威,這些民眾身穿紅色衣服並揮舞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的肖像,聚集在東京的政府大樓周圍表達訴求。
發起這項示威抗爭的緬甸公民聯合會表示,將近3000人參與示威,要求日本不應承認新組成的軍事政權。

抗議民眾代表遞交給日本外務省官員一份聲明,呼籲日本政府盡其所能運用「政治、外交與經濟力量」,恢復緬甸的文人政府。現場群眾齊聲吶喊:「釋放,釋放翁山蘇姬,解放,解放緬甸。」
但一位日本高階防衛省官員本週告訴路透社,日本處理與緬甸關係務必要謹慎,因為切斷與緬甸的往來,可能會導致緬甸與中國走得更近。由於日本是緬甸最主要的援助國,雙方長久以來關係密切,近年來,日本多家規模最大的企業格外積極在當地拓展版圖,並把緬甸視為東南亞最後主要的邊境市場。
緬甸獨立英文媒體「今日緬甸」在推特指出,今天在緬甸第二大城瓦城(又稱曼德勒)出現了政變後第一場街頭抗議。抗議人士高喊:「我們不要這個政權!釋放所有的領袖!停止軍方統治!」但抗議人士遭到警方驅趕甚至逮捕。
緬甸軍方1日以「選舉舞弊」為由對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的民選政府發動政變,包括總統溫敏、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在內多名執政黨高層遭軍方逮捕。
軍方稍後宣布國家進入一年的緊急狀態,目前由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掌權,軍方承諾一年的緊急狀態結束後,將重新舉行大選,屆時軍方也將把政權交給勝選的政黨。當然沒有人會同意這種說法,推測如果美國未能採取積極的制裁措施,緬甸的經濟發展,將誘使中國的經濟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