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青年到無錫創辦葬儀社,搞得有聲有色—
[世界財神報] 兩岸交流轉刊報導—-
轉華夏經緯網7月8日訊:你能想像人前鮮衣怒馬的少年,人後拿起畫粧刷為遺體美容麼?你能想像一個中科院博士,拿著流水牌為逝者家屬精心策劃身後事麼?這就是潘柏銓,此只一家別無分號。
來自臺北的他,現在江蘇無錫市經營著當地第一家“生命會館”,專門為身故之人提供定制化的現代殯葬服務;同時,他還堅持集合更多的台青力量,關愛孤寡老人、資助貧困兒童,投入到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中……
如果簡單概括的話,“敬待”逝者,“燭照”生者,這八個字正是台灣青年潘柏銓,在大陸正在努力堅持做的兩件事。
與大陸結緣
1991年出生的潘柏銓,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但是時尚的黃色卷髮,和清澈的眼神,仍然帶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青春朝氣。沒有暮氣,也沒有憂傷,這與他殯葬禮儀師的職業,似乎有那麼點反差?
其實他與這個行業的聯接,恰恰都緣自於,與他個性相關的各種“善”緣。
因為家族裏有人從事殯葬業,高中時起潘柏銓就常常去“禮儀”公司幫忙,但大多僅限於攝像、布場等等。當時的他絕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會在海峽的另一邊,真的親身深入這個特殊行業,併為之堅守。
家人們會為當地的貧困長者義務送別,見過太多這樣的場景,因而在我心裏,這(殯葬業)是一個積德行善的行業。”從小與“善”結緣的他,受家人影響經常去做些志願活動,也樂於幫助他人,愛好結交朋友。
“上大學時校園裏有一些大陸的交換生,不知道如何辦電話卡等等這些小問題,我就會熱心地幫幫忙。”從熱心幫助在台陸生開始,開啟了他與大陸的不解之緣。
為逝者尊嚴
2015年,他去上海同濟大學進行交換學習,並在偶然的機緣巧合下來到無錫,“我發現這裡的環境氣候和台灣比較接近,風土民情也很相似。”
於是在有意牽線下,家族第一家“生命會館”落地無錫。而完成交換學習的潘柏銓,並沒有在上海的“十裡洋場”迷戀太久,“上海的節奏太快,無錫與我更合拍。”
2017年他回到無錫,真正進入這個行業。為了克服剛從業的心理障礙,他在無錫殯儀館連續“蹲守”,一方面可以觀察行業流程地方風俗,另一方面也是“練膽”,攻克自己的“心理關”。
當記者問到第一次為遺體做美容的感受時,他説,“平時做管理多些,但每個環節也都有認真地學。第一次上手,其實是因為單子太多人手不夠,但可能平時看多了,所以也沒有很害怕。”把心態調整好,像跟人一樣相處,用服務的心態去做,“心裏很踏實”。
公司倡導‘厚養禮葬’,不過度鋪張浪費,所有流程全部透明化、文字化。我們希望讓逝者‘走’得更有尊嚴,也讓親屬有更好的空間寄託哀思。”
現在潘柏銓主要負責會館的市場運營和公共關係,加入兩岸相關協會、與大陸同行定期交流、培養殯葬服務人才等等。
為了提升自己,他考入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有關經濟學博士學位,希望從家庭結構、老齡化浪潮、社會結構等更高層面,來觀察和解讀這個行業的職業價值和未來趨勢。
大概是從小看慣了生離死別,他對人生有著獨特的感悟,那就是杜絕浮躁,關注當下,“人生只是一場單程票,沒有‘躺平’的權利。”
與記者交流時,他反覆強調“責任”和“公益”,一方面堅持正規企業化運營,履行更多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也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各種社會公益中,並長期致力兩岸青年交流。
一個人的力量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集合眾人之力必是強大的。”2021年初,他發起籌組台灣青年公益聯盟,將有愛心的台灣青年凝聚起來,組織了數十場防汛防疫、關懷老人、捐贈助學等台青志願者活動,將台青們的繁星微愛,匯聚成溫暖兩岸的大愛之光。
因為志願服務累計超1000小時,潘柏銓去年被共青團中央授予“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這是中國青年志願者的最高榮譽,潘柏銓至今仍是全國台青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現在我每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於做各種公益活動。公益可以讓台灣青年更快地融入社會,也有助於回歸本心。”記者連線他時,潘柏銓人並不在無錫,而是在浙江溫州,正運作創立一個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做創業基地不為賺錢,我覺得兩岸融合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我們這些台灣青年做更多的事。兩岸同根同源同是一家人,我希望能通過實際行動,讓更多台灣青年認識真實的祖國大陸,相信這也是兩岸同胞的人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