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回鄉團隊、在武漢打造『一心回鄉』有機農場的臺胞李旭清的故事–
[五路財神電子報] 兩岸交流版記者楊勁 即時報導—
初夏時節,武漢黃陂區橫山腳下,桑葚、桃子等果實掛滿枝頭,包菜、土豆等蔬菜長勢正旺。一群臺胞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造了一片生態有機農場——蓮明集團“一心回鄉”生態農業基地。讓我們一起深入瞭解團隊創始人李旭清女士和她的“一心回鄉”故事。
一、回鄉緣起于對父親的思念和一封泛黃的家書
“海峽阻斷了時空、但永遠切不斷親情,距離掩蓋了青春、但無法抹去夢裡鄉音”。蓮明集團“一心回鄉”團隊創作的記錄片“念念武漢”講述了李旭清女士帶領團隊來漢發展的緣起……帶著一份對這兩代人“一心回鄉”的敬佩,也為了進一步瞭解李旭清女士帶領團隊來漢發展的緣起,我有幸拜訪到李旭清女士,並聽她講述了父親的故事。
李旭清女士的父親李華芳,湖北省應山縣人,1920年出生,在家排行老二,1931年日軍侵華,16歲的李華芳投筆從戎,時任國民政府軍隊空軍地勤人員。服役期間李華芳在四川與呂氏結婚,育有一雙兒女,1949年隻身隨國民政府來到臺灣,從此親人兩地分離。1956年,李華芳在台與楊樣女士結婚,領養一兒一女,並生下3個女兒,李旭清女士在其中排行老二。多年來李華芳抱著隨時回大陸的準備,但天不從人願,1969年客死異鄉,終年49歲。那年李旭清女士8歲。
李旭清女士印象中的父親沉默寡言,老戴著一副老花眼鏡看報紙,抑或是伏在桌案上看書、寫字、打算盤,那時候李旭清上小學一年級,下午不上課,常常陪著父親看電視,父親的電視也只停留在新聞、錦繡河山和京劇三個節目上,現在回想起來,因為沒有傾訴的物件,父親也只是把鎖在心裡的鄉愁寄託在僅有的三個電視節目中了。
父親也有話多的時候,偶爾跟子女飯後閒聊,講述故鄉的事。不知道是不是怕和母親結婚後在未來的生活中會引起家庭糾紛,父親在大陸已經娶妻生子的事,直到去世前仍然守口如瓶。身在臺灣的他,一定非常想念故鄉的親人,他不能說,所有心事只能往心裡藏。
父親在女兒的心目中永遠是最偉大的,李旭清女士現在還清晰的記得父親牽著她的手,彎著腰傾身跟她說話的樣子;記著因為沒有吃早餐就去上學,父親就一直站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拿著早餐等著她下了晨課,用手把麵包掰成一小口一小塊喂著她吃;還記著父親燒的湖北家鄉菜和用他濃濃的鄉音教她識字的情形。
父親離開人世前雖沒說,但他渴望回鄉的種子卻悄悄地落在了李旭清女士幼小的心田。隨著年紀漸長,一天天、一點點地發芽茁壯了,她愈發懂得了父親的鄉愁;鄉愁在無數個不寐的深夜裡縈繞;在記憶深處的縫隙裡呼喚;在照見自己與父親相似的容顏中驚醒;在血脈相連與文化思想的融合中,內心湧現了溯源尋根的渴望!
2018年10月,李旭清女士遵循著父親遺願回到家鄉湖北,突然間她明白了為什麼自己會沈醉於傳統戲曲,因為戲曲裡有她和父親共同的回憶和語言;她也赫然發現,當聽到人們用各種鄉音說話的時候,尤其是年紀較大的叔伯大娘們,會有一股莫名的親切感,那是小時候耳畔熟悉的聲音和生活環境,原來回到大陸處處都是熟悉的聲音,處處都有親人。她也恍然大悟,看到以前地理課本上的地名化為高鐵站的一個個月臺,莫名的激動落淚,原來呀原來,長江、黃河的浩瀚,湖水、小溪的恬靜與溫柔,早已流淌在血液裡了!
落地武漢,將臺灣積累將近30年的成功經驗與模式在武漢紮根,“一心回鄉”是李旭清女士遵循內在良知的回鄉之路,也是一條探索食物真相的旅程,更是一條引領人們走向一個幸福永續的未來。
二、回鄉源自於對土地和有機農業無盡的熱愛
“最清新的大自然,最淳樸的務農活動,享受原生態的播種、耕作、收穫的樂趣”。李旭清女士和她的團隊延續在臺灣的成功理念,將對土地和有機農業無盡熱愛的“種子”帶到了父親的家鄉,在湖北武漢播種了團隊新的希望。
農場名為“一心回鄉”生態農業基地。“取名回鄉是希望大家在此找到心靈歸處,回歸自然本真。”武漢農場項目負責人蔡三益受訪時介紹,這也是團隊堅守28年的初衷。
1993年,李旭清女士在臺灣創建“一心回鄉”團隊,吸引包括蔡三益在內的30餘位有著回鄉築夢的知識青年夥伴加入。他們致力於實踐自然生態農耕,在臺灣的鄉間地頭,從南投的竹山,到苗栗的銅鑼、三義、通宵,一路摸索建立起自然農法,強調並堅持著育苗留種、多元種植、休耕輪作、生態平衡、與草共生的尊重大自然和土地的理念,創造與環境共存共榮的綠色發展模式。經過多年探索,形成了三產融合的完整產業鏈和成熟運營模式。
盡管擁有成熟經驗,但是在武漢“另辟江山”並不容易。首要問題是找地。因不熟悉大陸土地政策、辦事流程,團隊前期走了不少彎路,所幸後來與當地政府及台辦搭上線,一切才慢慢順暢起來。
土地的複育、改良,又是一項挑戰。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不用激素,是“一心回鄉”團隊始終堅持的種植方式。面對酸性偏高的土壤,團隊複製臺灣模式,以養草生肥、自然堆肥的方式,讓土地休養生息。
從最初兩年幾乎顆粒無收,到現如今香蔥與包菜間作驅蟲防病,土豆周圍種植檸檬香茅草驅蟲,倒伏的樹木枝幹鋸成圓木作景觀裝飾、葉子用來堆肥……漫步基地,生態農法的智慧無處不在,種植區、餐飲區、體驗區初具規模。在一點一滴付出中,硬質土地漸漸變得肥沃、鬆軟。在農場的土豆種植區,蔡三益將食指向下,輕輕鬆松便插進土裡,“剛來時,手指想插進去,會被彈回來。”他笑著說。
蔡三益在武漢發展的信心越來越足,這源於臺灣模式在此得到成功實踐,更在於大陸廣闊的市場及對農業的支持。他介紹,大陸“農林22條措施”出臺後,團隊仔細研究,正在將其中可應用措施與企業規劃相結合,謀求更遠發展。
當前,農場現有土地2300余畝,建立了涵蓋有機生態農業、食品加工、健康餐飲、電商、地產、文化等跨領域串聯的全產業鏈。今年,趁著大陸旅遊熱潮,基地開始預約性接待遊客。預計明年將大規模迎客。
三、回鄉是對武漢疫後重振無比堅定的信念
“李姐的父親是一名老兵,籍貫湖北,生前一直念叨著回鄉。”蔡三益透露,這是選擇武漢的重要原因,但還有一個原因是這裡有著最為淳樸的人民。這次疫情更是證明瞭,目前團隊為之耕耘的地方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裡有著英雄的人民”。
2018年10月團隊落地武漢。2019年5月7日,海峽姐妹茶吧就正式營業,並以“海峽姐妹”餐飲集團命名,發展了烘焙、茶吧、火鍋等多元餐飲品牌。武漢黃陂區有機農場的建設也初具規模,建置600畝有機生產基地與食農教育場域、1700畝有機牡丹園,開始以牡丹籽油為主體之木本油產業,開始從一產有機農業、到二產加工產業,及三產行銷與教育,打造一個可持續與複製的有機全產業鏈模組。一切如火如荼進行著⋯⋯ ,然而此時,大自然按下了暫停鍵。
2020年元月,團隊大部分的夥伴回臺灣休整,原本預計元月底返回武漢,預備在武漢過第一個農曆新年,不料武漢爆發疫情的消息逐漸變得嚴重,1月23日,武漢封城,團隊只好滯留在臺灣靜待情勢發展。
在臺灣這段期間李旭清女士和她的團隊也積極整頓產業的發展和組織架構,希望疫情一旦解封的時候,能夠趕快跟上發展的進度。與此同時,大家每天也持續關注著武漢疫情的發展,當瞭解到當地的居民能夠堅守在家隔離,不給國家添亂;方艙醫院10天就蓋好;各地馳援武漢的醫療人員陸續加入搶救生命的行列,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在網路裡傳開,在嚴酷無情的疫情中,也增添了一抹人性的溫暖!
在武漢的夥伴周蓓協同夫婿也發揮了同胞愛,冒著生命危險、全副武裝,代表一心回鄉將我們的產品甘露面贈與住在酒店馳援武漢的省外第一線醫療人員,略盡綿薄之力。
2020年3月下旬,黃陂農場打來電話,告知農場裡有一塊38畝的商服用地正在摘牌掛,問李旭清女士有沒有興趣摘牌?大家很驚訝,疫情期間怎麼還有摘牌掛呢?原來武漢已度過了最危險的時期,正在籌畫著疫情之後的復工複產了。團隊夥伴聽了很是興奮,於是在10天左右就湊足了摘牌的資金,在大家來來回回的努力下終於順利摘牌了。
“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李旭清女士談到,困難沒讓夥伴們退卻,疫情過後,一心回鄉團隊依然攜家帶眷回到武漢,誠心誠意想要改善這裡的自然環境和發展大陸的有機農業,造福百姓、澤及鄉裡!經過疫後一年多的重振,目前蓮明集團已經發展出“旭清回鄉生態農業”、“熠丹回鄉加工產業”及“海峽姐妹資訊餐飲”三大產業板塊,三個產業板塊環環相扣的有機良性閉環同步發展的架構也初具雛形。
58歲的曾俐文曾在上海工作10多年,原計劃退休後回臺灣養老,結識“一心回鄉”團隊後,她加入其中負責財務管理等工作,“他們愛護土地、追求健康的情懷吸引了我。”
34歲的陳旻岑是李旭清的大女兒,在“一心回鄉”工作近10年。種地、跑市場、開展公益科普……產業鏈中涉及的行業,她幾乎都幹過。
李旭清女士的丈夫、小女兒,還有團隊中很多夥伴的子女也都來到了大陸,沿著他們親人和父母的足跡和理念在默默的耕耘……
雖然李旭清女士和她的團隊到武漢發展只有2年多時間,但帶著回鄉在臺灣28年的基礎與經驗,在大陸的發展正快速穩健發展,更朝向大健康的養生園區前進,帶著一心回鄉回饋家鄉的初心,以有機產業帶動農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平衡城鄉差距、打造一個美麗富麗新農村,更是為藍天綠地、為人類萬物、為地球永續發展,創造一個與萬物共用的不平凡產業!當前,這群臺胞在漢的“回鄉”故事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