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寧打造台灣式生態農業村,台胞環工學者梁洲輔的故事—

by | 3 月 24, 2021 | 兩岸報導

在南寧打造台灣式生態農業村台胞環工學者梁洲輔的故事

[五路財神電子報] 即時綜合報導

來源:中新網

我建議在廣西首府南寧市打造一個具有臺灣特色的村落,讓兩岸融合發展更上一層樓,讓臺灣人來到南寧就是有回到家的感覺。廣西南寧師範大學台籍教師梁洲輔博士近日在南寧表示。

近日,廣西南寧市台辦召集在邕台籍教師召開南寧市台師助力首府鄉村振興建設座談會,為實施南寧鄉村振興戰略出謀劃策。南寧市台辦主任何見霜,市扶貧辦副主任王洪波出席座談會。

梁洲輔簡介:

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獲得環境工程碩士學位、土木工程碩士及博士學位。在土木工程(海綿城市)與防災工程領域、水土保持工程與防災工程領域,以及環境工程與工程管理領域等專長,先後發表期刊論文16篇,擁有臺灣土木、環工、電機、重機械操作等相關職業證照共24張,並研發成功具有中國大陸及臺灣智慧財產權的發明專利8項,新式樣發明專利2項,新型發明專利14項。並制定臺灣海綿城市施工綱要規範03341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資訊化部《透水混凝土》《植生混凝土》《迴圈流化床灰渣》《透水混凝土試驗標準》等行業標準主編。

 5年前,梁洲輔的人生迎來轉折,他在透水混凝土領域的研究成果,引起福建省有關部門的注意,作為高層次人才引進,在福建一所高校任教。從此開始了在大陸的尋夢歲月。

 談及選擇來南寧就業的原因,梁洲輔表示,南寧是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城市,來到南寧可以發揮自己在土木工程(海綿城市)與水土保持工程、防災工程領域的專業優勢,在廣西海綿城市建設中大展身手。

  在大陸生活5年,梁洲輔見證了大陸的飛速發展和惠及臺胞措施的不斷出臺。“國家推出‘26條措施’讓我可以把在台灣取得的科研成果,直接拿到南寧來應用。科研成果無縫接軌。”梁洲輔説。在南寧師範大學的幫助下,他申報了廣西科技廳“港澳臺英才聚桂計劃”,有望參與南寧海綿城市的項目建設。梁洲輔是個“發明控”,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裏,研發成功具有中國(台灣)知識産權的發明專利8項,新式樣發明專利2項,新型發明專利14項,並已獲得廣泛應用。

 惠台26條措施,我們在微信群裏討論,大家都很興奮。”梁洲輔説,特別是規定“在大陸高校、科研機構、公立醫院、高科技企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台灣同胞,符合條件的可同等參加相應系列、級別職稱評審,其在台灣地區參與的項目、取得的成果等同視為專業工作業績,在台灣地區從事技術工作的年限同等視為專業技術工作年限”,讓台籍教師備受鼓舞。

  “我回到台灣,很多朋友問我在大陸的生活和台灣有什麼差別。我告訴他們,最大的差別是錢包,在台灣消費用信用卡支付,而在大陸消費用支付寶、微信等方式支付。”梁洲輔説,移動支付讓他看到大陸具備了彎道超車的發展潛能。 “台灣有台灣的好,大陸有14億人口,市場非常龐大,發展前景無可限量。”梁洲輔説,“26條措施”給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就業提供了更多機會,希望台灣年輕人可到大陸試一試。廣西台辦提供的數據顯示,廣西目前已引進100多名台籍博士到高校任教。廣西台辦主任李東興表示,廣西正全面推動各項惠及臺胞政策落實,努力協調解決落實中出現的新情況、新需求,為台灣高層次人才到廣西工作拓管道、建機制、搭平臺、謀福祉,幫助台籍教師儘快融入當地社會,發揮所長,實現抱負。

編輯部

五路財神報系為庶民經濟投資搭建平台"及為世界華人打造交流聯絡的管道!

相關文章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