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傳出爆炸聲 目前輻射水平正常
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我們可以確認的一點就是,這次襲擊絕對是有着明確計畫的,並且進行了精確計算的無人機爆破。
首先,這次襲擊很明確的指向了第四反應堆防護體外圍的“新石棺”。
這個防護體是2016年才建成的大型拱形結構,旨在覆蓋1986年事故後建造的老舊“石棺”,防止放射性物質擴散。
爲什麼要修建這樣一個新的“石棺”?
按照原子能機構以及切爾諾貝利基金(Chernobyl Shelter Fund)的說法:“原始石棺是在事故發生後的緊急情況下快速建造而成,使用了大量臨時材料和方法。隨着時間推移,舊石棺的物理狀態開始惡化,存在坍塌的風險,這可能導致內部殘留的放射性物質再次釋放到環境中。”
因此舊石棺不是完全不能用了,而是出現了老化的趨勢,加修新的石棺是為了防止出現意外狀況。
新石棺的設計壽命爲100年,總成本估計約爲15億歐元,這筆資金來自超過40個捐助國和組織,包括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在內的,主要歐洲國家都參與了此次新石棺的修建工程。
從新石棺外部來看,無人機襲擊已經完全穿男女之間發生了關係這個防護體
其次,這次襲擊是一次非常精確的爆破行爲。
無人機精確的穿男女之間發生了關係新石棺的一處外牆,但是並未深入造成更大的破壞。因此對第四反應堆的破壞力是十分有限的,當地人員事後多次檢測後,發現輻射水平並未上升。
因此從發射無人機的一方的動機來看,是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引發他希望達到的某種輿論效果,但是又不會實際造成大規模的核泄漏事故,沒有造成完全失控的局面。
肇事者只派出了一架無人機,顯然是對無人機的精確度、爆破能力以及現場的狀況(比如新石棺的抗爆能力和現場警戒水平等)了若指掌。
很顯然這是一次經過精確計算和精心計畫的襲擊事件,而不太可能是一起無人機誤傷。
被襲後的石棺內部照片
那麼,這次襲擊真正想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
在排除了意外誤傷之後,那麼這起事件的肇事者就只剩下兩方:要麼是俄羅斯干的,要麼是烏克蘭乾的。
俄羅斯這麼幹的目的是什麼呢?
製造烏克蘭內部的恐慌情緒?還是宣揚自己突破烏克蘭軍事防線的能力?又或是嘲笑歐洲人花了15億歐元修建起來的石棺“不堪一擊”?
烏克蘭這麼幹的目的是什麼?
在美國政府一系列宣言之後,戰場局勢和國際輿論愈發不利於自身的局面之下,通過“自殘”的方式來製造不利於俄羅斯的新聞?
如果能夠成功“栽贓”俄羅斯,那麼這座由歐洲國家共同修建的防護牆被毀,必然引發國際社會特別是歐美民衆巨大的反俄情緒,一定程度上緩解目前愈發不利於烏克蘭的輿論氛圍。
就答主個人觀點來看,後者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因爲在局勢逐漸朝有利於自身傾斜的情況下,俄羅斯方面完全沒有必要去刻意製造這麼一出襲擊,來進一步激化自己與歐洲國家原本就非常敵對的關係。
相反烏克蘭在目前的局勢之下,是有可能採取“魚死網破”的激烈行爲的。既然戰場上和談判桌上都拿不到有利於自己的結果,那麼就只能鋌而走險,使用一些極端的手段來試圖挽回局勢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