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美國人最希望侯友宜當選,賴金孫與柯P最不穩定,郭台銘沒有當選可能—台灣選民必看—
財神報爆料天地—爆料者: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又是一次不堪入目的選戰,對我而言,這次臺灣選舉值得探討的幾個大哉問是:
一、美國人最希望誰當選?
二、誰當選最有可能推動兩岸談判?
三、誰能最大程度從美國那裡拿回自主性?
四、特朗普重返白宮,或拜登連任卻失能,兩岸會發生什麼事?
四個問題相互關聯,且複雜度不低,而我只琢磨著,誰當選統一比較快。
國民黨的“史詩級看走眼”
關於一:幾乎可以確定,當前美國政府最屬意的人是侯友宜,因為賴清德與柯文哲都有較高的不穩定性與不可預測性,要找個溫順聽話、政黨執政基礎也較穩定的,只有“國民黨+侯友宜”。郭台銘則不在美方的考慮之列,因為他被視為最親中、也是最不可知的人選,畢竟,郭台銘完全沒有政治經歷,沒有決策性格的線索可循。
侯友宜最聽話,可預期為男版蔡英文,雖然他不像蔡如此敵視大陸,但侯的作風極度保守,且徵召他的是親美派朱立倫,選戰操盤手也是親美派金溥聰,註定了侯友宜無法擺脫親美政客的掌控,不乖也難。此外,美國偶而想緩和中美關係的時候,藍營又可作為另類橋樑,綠營則不可能,因此當然是美方首選。
然而,侯友宜5月的民調支持度仍為榜首,6月卻突然豬羊變色成了墊底,嚇壞了所有國民黨人,這場雪崩從何而來?簡單說,侯友宜最重要的支持族群——中間選民——被柯文哲搶走了。
而原本看在他支持度高的份上,勉強接受他的部分藍營支持者一察覺“天下有變”,當即舊恨新仇湧上心頭,紛紛跑票到柯文哲那兒以洩憤,致使侯的支持度被去頭去尾,一夕成了老三,至今擺脫不了墊底。
眾所皆知,國民黨的窩囊,來自民主化後失去自我,隨波逐流,愈來愈迷信本土化與中間路線,因此誰能吸引中間選民就挺誰,不辨忠奸,不嫌親疏,不看好壞,侯友宜才得以雀屏中選。此公浪得之虛名,正來自於和黨保持最遠距離,以爭取中間選民認同。
此一作風,也讓一票對民進黨失望的淺綠公知頗為受用,盛讚“侯友宜大於國民黨”,侯與其團隊因此得意忘形,自然就與國民黨更不親了。黨有難,他躲避,黨有事,他還嫌事多,如四大“公投”,多少黨人賣力奮戰,侯卻說風涼話,批評“公投”造成社會對立,甚至議題立場與黨相反,為了自己的“總統”路,不惜糟蹋同志。
史詩級看走眼,純屬國民黨自己業障重,胳臂往外彎的黨人往往受到表揚,真有戰功的黨人反被視為票房毒藥,充滿劣幣逐良幣的壞風氣,以致在徵召侯友宜之前,全無黨人出來質疑侯是否具備領導人高度,鄉願的親藍輿論亦然。我則是極少數公開質疑,侯友宜交白券憑什麼出來選的時評人[1]。我聰明嗎?不,我只是沒閉眼而已。
說到底,國民黨以自己為恥,才會產生侯友宜現象。也由此,這次選舉藍營的主要特徵,是規模最大的基層支持者分裂,美國人或可支配黨高層,卻無法影響基層意向,這也是郭台銘本來心灰意懶,突然又興奮起來的主因。
美國人現在應該有點著急,最乖的可能選不上,所以外傳柯文哲受邀二度訪美。若為真,此行有可能是“摸頭之旅”,柯或被要求與國民黨合作。
最後一個支持“一中”的人
關於二:兩岸都有很多人不喜歡郭台銘,目前他在島內也正被藍營裡的幾種力量集中鬥臭。不過,郭台銘現在是唯一支持“一中”,也是唯一敢主張與美國保持距離的(類)參選人。
在其金門宣言裡[2],郭支持以“一中各表”為基礎與大陸重新展開談判,嚴拒“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與“一邊一國”,甚至敢說兩岸“同為中國人”。
在其投書華盛頓郵報的文章裡[3],郭表明“臺灣絕不能背棄與大陸的多年協議”,直接而清晰地支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放棄“一個中國框架”;此外,在感謝美國長期支持臺灣之余,郭主張臺灣要為自己負責(自主),而不是“接受一種變成不健康依賴的監護”
那麼,其他三人的主張為何?
柯文哲將“九二共識”比喻為“大便”,無論是香的大便還是漂亮的大便,都是大便,以“內容不清楚”為由呼籲大陸放棄“九二共識”。以直言不諱迎合年輕人是柯文哲的生存之道,此言不過是想獲得“天然獨”的支持。不過,這番話也暗示大眾,他有辦法繞過“九二共識”與大陸交往,因此也可說是欺騙年輕人的另一種版本。
侯友宜,則東閃西躲了好久,才終於不大情願地主張“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更反對被蔡英文污蔑化後的‘九二共識’”。防禦與不沾鍋是侯友宜的生存之道,此言只是不想背負國民黨包袱,又怕流失其支持者選票的折衷說法,因此,這樣的詮釋遠比“一中各表”更為倒退,連“一中”都不見了。
賴清德則主張“接受‘九二共識’‘中華民國’就會被消滅”,這裡就不浪費篇幅分析“台獨”立場了。
對兩岸通關密碼,賴清德是否定的,侯友宜是回避“兩岸同屬一中”,柯文哲是“否定+回避兩岸同屬一中”。由此再回頭看郭台銘的立場,問誰當選最有可能推動兩岸談判?答案不言而喻。
郭在兩岸問題上的立場,最令美國嫌惡,對華盛頓而言,就算要推動兩岸談判,也要美方吹哨臺灣才能起跑,脫離掌控就是“叛賊”,更別說目前美國對台海問題的總體戰略,是無限期維持現狀,不容臺灣自主解決問題。
侯友宜在日本公開支持美國的“印太戰略”,柯文哲連釣魚臺都想捨棄,賴清德則是皇民。無可否認,從民族立場到地緣政治,他們都在進一步地將臺灣推離大陸。
郭台銘現在被貼上的標籤是“沒誠信”,“攪屎棍”,“為賴清德助選”,但這些標籤都無法否定他是唯一敢於逆風競選的人。對我而言,美國人最討厭的物件,就是正確選項。
只有一張嘴的政治
關於三:柯文哲與他的一人党,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要理念沒理念,要組織沒組織,要經驗沒經驗,要政績沒政績,除了一張利嘴,什麼都沒有。因此,儘管他標榜“臺灣自主”,但具體內容全無,也嚴重缺乏實現基礎,更別說脫離美國掌控了。
事實上,柯文哲談“臺灣自主”,可不是針對美國的“不健康監管”,而是旨在反對“一國兩制”,暗示自己支持“兩國兩制”。
大陸並未控制台灣,實質控制台灣的是美國。因此當我們談臺灣自主,是指脫離美國掌控,白話說就是不做美國狗。因此,美國狗談臺灣自主,脫鉤對象可是中國大陸,就好像家犬談自主。
柯文哲用美國與英國的各自獨立作為樣板,主張“臺灣人要可以決定政治制度跟生活方式,這是(與大陸交往的)底線,這叫臺灣自主”,“如果不能自主,只好跟你(大陸)拼命”,若能堅守這種底線,就“應務實處理中國問題”,不需要“抗中保台”。
這番話說了等於沒說,按“一國兩制”的精神,兩制本來就是兩種制度,沒有爭議,爭議只在於“一國”。兩制是手段,一國是目的,柯文哲的“臺灣自主”強調兩制純屬廢話,重點是許你一個自主,你要不要實現“一國”?有自主沒“一國”不就是“兩國”?這是務實嗎?
換言之,反對“一國兩制”的“臺灣自主”,說到底就是倚美“謀獨”的飾詞,不但不能從美國那裡拿回自主性,還更依賴美國。這種“一張嘴政治”,沒有任何實質意義,而且隨時可改變措辭偷換概念,可信度為零。
與之相較,侯友宜是半斤八兩,原本他訴求“不做強國棋子”,感覺挺有豪情的,但之後,侯主張恢復四個月兵役,當晚被美國人質疑後,隔天立即改口,棋子性格暴露無遺。原來,此前只是一時口嗨,漢子與漢奸的距離只有一線之隔。
侯友宜是這麼改口的:恢復四個月兵役的重要前提是,“要建立在兩岸處於和平穩定關係”,並強調,“美國是我們長久以來最堅強的盟友,他當選後,一定會加強戰備,持續對美軍購”。
支援武裝臺灣,如何實現兩岸和平穩定?靠“刪除一中的九二共識”嗎?
靠美國,臺灣就沒有自主。侯友宜在兩岸問題上,也是“一張嘴政治”,能回避就回避,不能回避就說空話,而且遠比柯文哲的說法更粗糙。
臺灣想自主只有一條路,就是借由兩岸政治談判努力爭取,同時擺脫美國掌控。其餘,都只是“一張嘴”。
臺灣問題國際化下的臺灣領導人
關於四:美國下一屆總統無論是拜登,或是特朗普,抑或是小特朗普,對兩岸來說都是“集束彈”,每投一顆在台海,炸開都是好多顆小炸彈,而且還處處隱藏未爆彈。臺灣若不能自主,台海就不可能恢復和平穩定。那麼,下一屆台美領導人,誰與誰搭配最危險呢?
關鍵字是“不確定性”,它會帶來動盪,意外,與可能的戰爭。
若拜登連任,考慮到他年事已高,有可能在第二任失能,那麼好戰的新保守主義者們或將完全掌握政局,未來的局面,要從當前的白宮戰略找線索。
在台海問題上,白宮的總體戰略是“維持現狀”,手段是武裝臺灣,以及將臺灣問題國際化。關於此,近日美國眾議院通過“臺灣國際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操弄聯合國2758號決議;並擬提案修改“臺灣關係法”,解除臺灣軍售受限於防禦性武器的限制。
“臺灣國際團結法案”,簡言之就是,根據“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在聯合國唯一合法代表,但強調該決議並未處理“臺灣主權”問題,未處理臺灣與中國大陸關係的問題,意圖借此助臺灣加入聯合國與其相關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