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奇壇,一群龍的傳人庫基族三千萬人,比台灣人口還多,國旗是六星旗,生活在印緬邊境,自成一國,自稱是中國人—

by | 1 月 26, 2023 | 華人世界

世界奇壇一群龍的傳人庫基族三千萬人,比台灣人口還多,國旗是六星旗生活在印緬邊境自成一國自稱是中國人

[世界財神報]華人世界 轉刊報導—

阿薩姆邦,舊譯亞沙, 位於印度東北部,是國家文化和地理上最獨特的地區之一,也是阿薩姆紅茶的產地。阿薩姆邦以自然風光而聞名。景觀包括茶園,雅魯藏布江,古蹟和寺廟,斯瓦米·維韋卡南達曾經說:「僅次於克什米爾,阿薩姆是印度最美麗的地方。」這個區域就是庫基族生長地區

在印度東北部的曼尼普爾邦有一個極其特殊的種族,他們黃皮膚、黑眼睛、大臉盤高、顴骨少、鬍鬚、斜眼角,與中國人相似度極高。他們的國旗是六星紅旗,軍隊名叫「解放軍」。他們的第二語言是中文,他們自稱是「龍的傳人」,他們拒絕學習印度語,為了保持血脈的純淨更是立下族規,不准與印度人通婚,他們就是印度庫基族,也被稱之為「小中國」。那麼這支數量高達三千萬的「中國人」是如何淪落到印度的?印度又為什麼會忍受這樣的「異類」族群發展壯大?
印度有一條峽谷非常出名,它叫阿薩姆,阿薩姆的源頭就是我國的雅魯藏布江。阿薩姆峽谷除了西街北孟加拉平原以外,其餘三側都被高山環繞,東北部部落民就生活在這片山區之中。印度東北部部落民雖然都是黃種人,但構成卻相當複雜。他們有兩百多個部落,每個部落都有一段極其淵源的歷史。

有些部落是生活在雲南的,中國人後來穿過了緬甸,遷徙到了這片無人地帶。有些是我國唐朝的彝族為了躲避戰亂搬到這裡來了,還有一些是當年蒙古族遺留下來的居民。雖然他們每個部落都各自為政,語言不互通、文化傳統差異大,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一定的中國特色。很多部落都是以龍為圖騰的,而且他們起名的方式也和中國差不多。由於大家身上都是中國血脈,所以彼此之間很少發生衝突。他們環山靠水、耕田、種地,過著逍遙自在的隱居生活。雖然和印度有貿易上的往來,但是卻又受到印度文化的入侵,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生活方式。

受到英國入侵

然而到了十九世紀,英國開始瘋狂擴張殖民地,英國人看中了印度的地域廣闊,一度輕鬆拿下。隨即洋洋得意的英國人開始驅趕著印度奴隸,瘋狂掠奪印度境內的資源和財富。當到達阿薩姆峽谷附近時,他們才發現了隱居在這裡的東北部部落民。一路侵襲過來的英國佬頓時不淡定了,他們立刻將占領此地提上日程。

然而令英國人沒有想到的是,這群部落民十分頑強,根本不願意像印度人一樣繳械投降,而是依據周圍熟悉的地形,拿著落後的武器和英國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將英國軍隊多次擊退。最後惱羞成怒的英國人經過十多次大規模進攻後才終於占領了山區。占領此地之後,英國就立刻派出傳教士對部落民眾進行思想灌輸洗腦。可是布魯民的人卻堅韌不拔,除了抵抗英國的文化輸出,還誓死不服從英國人的管教,所以被英國人叫做KuKi people,意為頑固不化的人而後被英譯成庫基人。

半個世紀之後,曾經耀武揚威、雄霸全球的英帝國主義終於走到了終點。

與印度始終難融合

1947年,英國人才龜縮回歐洲之前,將庫基族劃分到了印度板塊之中。所以在1947年之前,庫基族其實和印度沒有什麼關係。現在之所以成為了印度的一份子,就是因為英國在亂點鴛鴦譜。印度面對這麼一個強行塞進來的民族也十分苦惱。為了讓這個民族與印度融為一體,印度軟硬兼施的手段都用上了。然而不管是印度軍隊的武力鎮壓,還是印度政府的重金誘惑,庫基族卻始終不為所動。他們固執地秉持著中國文化傳統,上到八十歲的老人,下到三歲的小孩,都稱自己為中國人的後裔,龍的傳人。為了防止印度文化入侵庫基族,規定不准學習印度語,印度任何節日都不過,印度所有神明都不信奉,甚至不允許族內任何人與印度人通婚,以免污染了純淨的中國血脈。他們雖然名義上是印度人,但是他們的心、他們的靈魂、他們的思想卻都屬於中國。庫基族的格格不入,讓雙方的關係降到了冰點。印度人敵視庫基族,庫基族也瞧不起印度人。

印度的種姓制度十分嚴格,他們的地位最低的是首陀羅,可是庫基族在印度人心中甚至連首陀羅都不如。由此可見,印度對庫基族有多仇視了。而庫基族和中國一樣,講究人人平等、一夫一妻。後來由於雙方關係的持續惡化,庫基族曾一度決定脫離印度,成為一個獨立的小國。然而印度直接派出了大量軍隊,用血腥殘忍的手段鎮壓了庫基族的反抗,讓庫基族的立國夢煙消雲散了。

可庫基族有一個很中國的性格,那就是不服輸、敢打敢拼。因此庫基族所在的曼尼庫爾邦地區成為了印度印度民族種族衝突最為嚴重的地方之一,幾乎每年雙方都會開展不死不休的血戰。

1980年,印度將庫基族所在的地區定為騷動地區,認為它是印度東北部的刺頭,派出軍方進行鎮守。然而軍方越是殘酷鎮壓,庫基族越是反抗,甚至為了保衛和平,他們組織自己的武裝力量和印度鬥智鬥勇。後來還以暴制暴,經常偷襲印軍,對印軍予以重創。

印度看到動武不行,就開始使用文化滲透這一招數了。但是這種方式卻對庫基族沒什麼用,因為庫基族一旦判斷出對方是印度人,就立刻展現出敵對姿態。為了防止被印度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庫基族更是規定任何含有印度文字的書籍都是禁書,不准售賣、不准傳播、不准翻閱。他們堅持用藏緬語進行日常交流和教育,他們除了藏緬語,還把漢語作為他們的第二語言,庫基族不但不拒絕中國的書刊、雜誌,反而大力讓引進供大家學習、觀看,這大相逕庭的對待態度,對印度政府大跌眼鏡。

最終的夢想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不斷開放和發展壯大,庫基族也開始和中國接觸,並且不斷向中國學習、向中國看齊。他們的軍隊的名字是「解放軍」,而軍旗更是和我國國籍幾乎一模一樣的六星紅旗,庫基族女子對婚姻有著我國傳統忠貞美德,溫婉賢淑的庫基族女子對婚姻與家庭忠貞不二,他們也夢想著能嫁給中國男子成為真正的中國人。這種延續到骨肉血脈的對我國的崇敬,似乎早已成為庫基族的信仰。他們甚至把新年都定在了我國藏曆新年,既是對我國的尊敬,也是對我國民族文化的肯定。在這裡衷心祝願庫基族人們可以在學習我國文化的同時能夠體會到其中精髓,早日過上夢想中的生活。在我國文化的薰陶之下,爭取到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

相關文章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