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馬斯克的台灣特區方案,讓台灣政客不以為然,美國棄台論又見市場-

by | 10 月 13, 2022 | 華人世界

世界首富馬斯克的台灣特區方案讓台灣政客不以為然美國棄台論又見市場

[世界財神報] 華人世界即時報導

世界電動車大王馬斯克的「台灣為特別行政區」方案讓台灣一些不現實的政客炸鍋了!

由於未考慮中華民國主權,國人當然絕對不會接受。前總統馬英九和高雄市長陳其邁都說,無法接受「一國兩制」;台北市長柯文哲說:「他講他的,我們做我們的。」反倒是閣揆蘇貞昌緩頰說:「不便去批評生意人,他對台灣恐怕不太了解。」或許馬斯克手上握有「星鏈計畫」的影響力,蘇內閣不敢發動全面抵制特斯拉的計畫。台灣朝野口徑一致,畢竟任誰都無法接受「中華民國」被降格為北京轄下的一個「台灣特區」。

頗堪玩味的是,中國政府的態度竟然髮夾彎。有論者認為馬斯克背後有中共高層旨意,因為馬斯克在上海工廠生產的汽車,占特斯拉電動車總產量的30%50%,因此替北京張目。但從中國外交部先說,這是「中國內政問題」,要馬斯克不要「妄議」,後來又改口贊同。顯然中國官方對馬斯克的言論,內部意見不一。由此可見,馬斯克這番話是「在商言商」,並非北京授意的陰謀論。

值得關注的是,馬斯克這番言論已經反映出美國現實主義的聲音。也就是說,基於維護美國利益的前提下,國際衝突中的弱方隨時可以被犠牲,這也是美國頻打「台灣牌」的原因。美國芝加哥大學講座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曾提出「向台灣說再見」之說,堪稱棄台論代表。

米爾斯海默認為,從現實條件而言,所謂「美國出兵保衛台灣」的構想,本質上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地理條件的距離太遠,若是採取攻擊作為,則有爆發核戰和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攻守兩派現實主義公開質疑台灣可防守性的意見,雖是少數意見,但仍不容忽視。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四度明確強調會「出兵援台」,一般解讀,已漸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但從美國的具體作為看,美方要求台積電赴美設廠,砸下數百億美元補貼加速美國本土晶片供應鏈。更甚者,台積電成為美國國安會沙盤推演的棋子,美國為了保護晶片關鍵技術,慎防落入北京手中,正考慮協助撤離台灣所有晶片技術工程師,不惜採取焦土策略「銷毀」現有廠房和機具,再另尋其他地區複製重建。足見美國的司馬昭之心,其目的無非強化美國對晶片產能的掌握,藉此延緩中國的經濟追趕實力,以維持美國在國際的優勢地位。

全世界晶圓代工廠龍頭台積電,優異的技術能力已成為美國「國安等級」的議題。美國國安會沙盤推演,不惜對台灣矽盾採取焦土策略。(台積電提供)

中共圍台軍演後,許多外資開始務實評估台海危機的應變計畫,也對晶片供應斷鏈等情境未雨綢繆。《紐約時報》近日報導,美國有意將台灣變成「巨大軍火庫」、讓台灣變「刺猬之島」,其背後邏輯亦在於此。一旦台海開戰,美國或許會馳援,但要看其他國家是否願意合作;而其前提,是台灣人要自己打這場戰爭,美國要搶救的是與其利益攸關的工程師,而絕不會身先士卒地挺台衛台。美國的最終盤算,只是要把「矽盾」搬到美國,至於台灣人民的生活與福祉,並非其優先順位的考慮項。

相關文章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