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書畫瓷三絕藝術大師、名揚兩岸、獨步華人—

by | 9 月 4, 2022 | 華人世界

台灣書畫瓷三絕藝術大師名揚兩岸獨步華人—

[世界財神報] 華人世界 本報副社長徐慈蓮獨家訪馮憲民大師–

徐慈蓮與馮憲民大師

馮憲民 大師1947年出生,臺灣省台南市人。父輩祖籍福建,書香門第之後,幼承其母習藝。師顏體書家徐楓,亦為一代書法大師朱玖瑩的入室弟子,受教頗深,功力厚實。浸淫書畫已三十餘年 ;對於經史子集詩詞歌賦頗有涉獵,能文能畫, 獨具風格,擅行、楷、草、隸、篆,筆端精妙。馮憲民的繪畫首重寫生,觀察自然,皆成畫本,以中國畫為基,兼涉水彩、油畫,並將中國畫與西洋畫有機融合, 推陳出新,變化萬端。近年來也在湖南醴陵 將水墨與油畫技法創作在瓷器上,把瓷器當畫布 不斷的挑戰及創新 也讓大家耳目一新 為之驚艷!

馮憲民大師於1988年代表台南市參加國外姊妹市文化交流、1989年應台南市政府邀請提供水墨及書法作品印贈旅外華人。書畫作品作品多次參加中外美術展覽,廣受各界收藏及肯定,曾獲邀至台南新光三越文化走廊、嘉義縣立文化中心、梅嶺美術館、台南市立圖書館、法國尼斯東方美術館、台南妙心寺文教大樓、雲林縣文化中心等單位舉辦個展。曾出版馮憲民書法輯(顏體楷書輯)、姜夔續書譜草書輯、小篆千字文等著作。

鑒於傳統人文美學的失落、文人畫質的迷失、藝術人才的不足、過於商業化,水墨畫受到空前重擊,馮憲民先生因此從事書畫文化傳授,積極為書法、水墨畫挹注養分。希望藉由將水墨畫精隨發揮在豐富多元的生活上,更期盼水墨畫得以發揚與傳承。 

藝術不再只是一種精緻藝術,更成為「人品、學問、才情、思想」等思維表現方式。柏拉圖指出「美是永恆的,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唐代張躁有雲:「外師造化,中的心源」,對一個畫家來說,自然象徵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泉源,實則創作之母。更貼切為此展的主題初心,創作源於初衷。

讓我們領悟到中國畫家對於天人合一,融人自然的渴望,並引以為創作上的指標,這種追求與大自然和諧的態度,亦可以與道家思想上的陰陽,為與不為,實與虛,有與無,水與火,黑與白,濃與淡,僵硬與柔軟等大自然中對應的觀念做個印證。在半世紀以來,對水墨畫的提倡,從傳統精神的挹注到現代性表現,藝術創作的表現形式,成了當下美學性的重要圖像。其中「氣韻生動」,在於強調筆墨的氣韻間、也在實景的觀察時,並實踐繪畫的本質在創造的意念,才是水墨創作的新生命。

相關文章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