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vs中國的鬥爭展開新頁,以三支箭:創新、結盟、競爭做十年計劃—

by | 5 月 27, 2022 | 華人世界

美國vs中國的鬥爭展開新頁,以三支箭:創新、結盟、競爭做十年計劃—

作者 華夏經緯特約評論人 楊勝雲

[世界財神報] 華人世界轉刊報導—-

U.S. Secretary of State Antony Blinken speaks during the Ministerial Conference on Migration and Protection in Panama City, Panama April 20, 2022. REUTERS/Erick Marciscano

經過多個階段的鬥爭博弈,拜登的對華政策進行了一些調整。在美方宣稱未來十年是美中競爭的“決定性十年”的背景之下,布林肯的首份涉華政策演講具有指向性的意義。總體來看,有這麼幾個值得關注的內容:

其一,將中國定位為對國際秩序“最嚴重的長期挑戰”,並聲稱要確保中國遵守“國際規則”。這個國際規則是什麼呢?從布林肯的描述中,包括西方定義的“普世價值觀”,以及美國主宰下的霸權秩序和西方制定的政治經濟和安全規則。當然,布林肯做了一些包裝,甚至上升到了所謂“捍衛人類的尊嚴和權力”的高度。

從這裡可以發現,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目標就是要規制中國按照美國設定的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走,包括打壓中國在地區和全球産業鏈、供應鏈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得推動兩岸走向統一,不得在印太地區擁有美國所不能接受的影響力,等等,所以,布林肯所謂“不是要阻止中國發展”,其實是一句空話。聲稱無意對華發動“新冷戰”,也不代表他不會運用冷戰的手法來打壓和遏制中國。

其二,首次闡述了對華政策的三大支柱。一是投資,主要是投資美國國力的基石:國內民主、創新和競爭力等,做好美國自身的實力,二是結盟,就是強化“盟友”和夥伴關係,三是競爭,就是運用實力和聯盟這兩項資源、兩大基石對華開展長期競爭,包括提出要將“全球對烏克蘭戰爭的響應”可作為“應對中國的模板”。

從以上三大支柱可以看出,美國在開展對華競爭時,是不甘心喪失實力地位的,上次在安克雷奇,中方聲稱他們沒有資格從實力地位出發同中國説話,估計對他們刺激很大,布林肯聲言的投資實際上是要加強硬實力和軟實力建設,重新確定對華的實力地位優勢。

結盟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主要手段,從拜登執政這兩年多的時間來看,美國不僅試圖鞏固傳統同盟體系,還在編織新的同盟關係網路。其“印太戰略”的10項印太核心計劃,幾乎每一條都與結盟有關,一方面,美國正在尋求建立一個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同盟體系,另一方面,以美國為中心的等級制同盟體系也更加開放,其重要特徵就是排中國化。

美國《國會山報》指出,布林肯的講話表明,拜登政府對華戰略的描述正從“合作、競爭、對抗”轉變為為“投資、結盟、競爭”,而這明確顯示了美國試圖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實力的目標。在具體策略上,當前,美方更加強調長期競爭和“綜合威懾”。布林肯認為至少包括:引入盟友和合作夥伴;在常規、核、空間和資訊領域開展工作;利用美方在經濟、技術和外交方面不斷增強的優勢。説到底,就是要發揮自己的聯盟、軍事、技術等綜合優勢,來與中國進行競爭。

其三,重點論述了美國的台海政策。布林肯照例宣稱,美仍然致力於以“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六項保證”為指導的“一個中國政策”;美方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美方不支援“台獨”;期待兩岸問題和平解決等等。在強調美國“一中”政策“沒變”之後,布林肯指稱“變的是中國愈加咄咄逼人,設法切斷台灣與世界各國的關係,封殺參與國際組織”,“正深深地破壞台海穩定、威脅和平”。

布林肯這番指責完全是指鹿為馬,美臺勾連掏空和挑戰一個中國原則,才是台海動蕩的根本原因。更何況,美國的“一中”政策這些年越來越虛化,前綴也越來越長,“與台灣關係法”、“對臺六項保證”等美單方面炮製的、明顯有違中美政治共識的東西都被加了進來。

結合拜登、布林肯、沙利文等人的表述以及美國的實際動作,當前美國真正的台海政策是,以美國版的“一個中國政策“為掩護,使用一切手段、一切工具維持島內的割據統治,嚇阻和拖延兩岸統一進程,製造國際上”一中一台”的“既成事實”。基辛格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美國不應通過詭計或循序漸進的方式,制定所謂“兩個中國”的解決方案。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學界再討論美對臺保持“戰略清晰”抑或是“戰略模糊”確實只是空耗精力,美國的台海政策事實已經很清晰了,就是使用一切手段確保統一不會發生,只不過在不同階段,敘事方式和使用工具不同而已。

編輯部

五路財神報系為庶民經濟投資搭建平台"及為世界華人打造交流聯絡的管道!

相關文章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