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如何收場? 是俄將烏佔領?還是打完就走?還是搞個一國兩制?
[世界財神報] 華人世界 編輯室綜合報導—-

俄烏之戰開打以來。西方媒體一致看衰俄羅斯會取得完勝,但根據戰況來看,俄羅斯如沒有外力干預,會很辛苦的打完這場戰,但如何收場?是否能達成俄羅斯的戰爭目標卻有質疑!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第10日,前線戰況陷入膠著,俄軍針對各大城市各式巡弋飛彈、制導炸彈和火箭彈砲襲不斷,根據雙方最新戰損報告,士兵陣亡總數已經達到1萬2千人,受傷與受砲火波及的平民傷亡人數更不計其數;此外,根據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4日統計,面對頑強的烏克蘭守軍,俄羅斯在1周內共發射了500多枚導彈。
綜合「Ukraine War Map」最新戰場地圖,與烏克蘭參謀總部4日戰情報告,目前俄軍的主要目標就是占領遲遲未能拿下的首都基輔與第二大城哈爾科夫,以及在此次戰爭導火索,所謂「頓內茨克共和國」、「盧甘斯克共和國」邊界,建立通往克里米亞的陸上走廊,其前提要先拿下烏軍重點防守的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
海軍方面,俄羅斯黑海艦隊4日於蛇島以北、西南港口城市奧德賽外海集結,並準備登陸,但由於天氣因素,俄軍將艦隊撤回克里米亞已西的海域;與此同時,在烏克蘭與白俄羅斯邊境,高達38個單位(旅或團)的裝甲部隊按兵不動,理由是大量軍人拒絕執行入侵命令。
至於近日遭到「無差別轟炸」的哈爾科夫,俄軍已經乾脆繞過城區,分別朝西南方向和西方推進,以此將會給馬里烏波爾施加防守與補給壓力;同樣,俄軍也繞過連日被砲轟的蘇梅地區,加大北方西進力道,切爾尼戈夫、基輔等地危機重重。
儘管幾乎不可能做出預測,但軍事戰略家們正在關注幾項因素尋找線索,包括相關地面部隊的表現和制裁的影響。
越來越清楚的一點是,俄羅斯軍隊迄今為止的表現正在讓普丁認清現實,並有可能導致出現多種始料未及的結果。「烏克蘭人每成功抵抗一天,就是政治上的勝利。「與此同時,普丁的政治成本每天都在增加。」
俄羅斯人成功在烏克蘭建立一個傀儡政府的可能性不大。「他們不可能佔領這整個國家,」他說。「一個沒有俄羅斯軍械支持的基輔傀儡政府將不具備合法性,也無法存續。」
出於上述考慮,普丁恐怕無法以令人心服口服的方式宣布獲勝。普丁不會採取尋求退路的理性步驟,而是會「進一步加大進攻力度」。

以下是軍事分析家認為可能決定戰爭進程的五個變量:
戰爭過程初期遭受挫折
西方軍事分析人士對俄羅斯軍隊在入侵初期的糟糕表現表示震驚。他們曾預計,一支經過10多年現代化的軍隊將能輕而易舉地壓制住烏克蘭的第一階段抵抗。
但是自1979年前蘇聯入侵阿富汗以來,俄羅斯還沒有進行過聯合不同軍種的軍事行動,而且入侵阿富汗也並沒有那麼複雜。
外界對這支新的俄羅斯軍隊看起來就像以前的紅軍——訓練不足,指揮不力,後勤保障真的很差,這說明要麼是計劃極其失敗,要麼是……嚴重低估了敵人。」
他稱,俄羅斯空軍、海軍和核部隊已經部分或完全實現了現代化,但陸軍看起來似乎還沒有克服過去的弱點。
可能是普京的戰略要求是不打平民,以致戰打起來有點畏首畏尾,「他們將在傷亡中痛苦地得到教訓,明白他們的聯合兵種協同必須……以比目前為止更專業的方式進行。」他指的是將此次行動的不同要素結合在一起的能力。
俄羅斯也有可能是在戰爭初期故意克制自己的軍事行動,因為預期遭遇的抵抗要比實際遇到的小得多。俄羅斯可能繼續採用這樣的戰術,期望最終耗盡敵對方的力量。
一些軍事分析家稱,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俄羅斯軍隊大舉增強火力,深入挺進烏克蘭,包圍城市或使用重型武器攻擊城市。
如果「那種情形將導致普丁大開殺戒,手段變得真正狠辣起來,將在城市地區進行無差別攻擊和大規模炮轟,將烏克蘭城市夷為平地,其後果將是可怕的人員傷亡。」
烏克蘭防守力量
到目前為止,面對俄羅斯這個更強大且裝備更先進的對手,烏克蘭軍隊已把手中的軍事資源用到極致。
俄軍的緩慢推進「首先證明了烏克蘭軍隊和志願者的勇氣和堅韌,他們進行了難以置信的堅強戰鬥。他說,在戰爭中士氣是一個巨大因素,而烏克蘭人認為他們擁有道義的力量。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了繼續留守的決心,這幫助支撐了烏克蘭的抵抗行動。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的露面,加上普通烏克蘭人的抵抗影片,為烏克蘭在國內和西方收穫了同情。然而,俄羅斯已經開始攻擊手機信號塔和電視塔,以阻止此類資訊的傳播。
軍事分析家說,烏克蘭正規軍堅持的時間越長,普丁的麻煩就越大。
多數分析師認為,烏克蘭軍隊遲早會崩潰。烏軍投入了全部力量,一直在戰鬥,沒有喘息機會。俄羅斯則可以通過增兵不斷加強前線的力量。
問題是之後會怎樣?外界普遍預期,莫斯科將尋求在基輔建立一個順從自己的政府,讓它管理烏克蘭西部,同時吞併第聶伯河以東的烏克蘭很大一部分地區。
一種可能是,烏克蘭正規軍瓦解,開始反抗運動。分析人士說,他們預計西方國家會支持這種反抗,就像上世紀70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美國支持阿富汗的抵抗力量一樣。
如果出現強烈的抵抗活動,俄羅斯可能需要投入更多部隊與之戰鬥。就烏克蘭出現反抗活動的情況下,加以控制和佔領所需的兵力,專家估計至少為50萬。「普丁沒有這麼多兵力,他將面臨人員耗盡局面,而對烏克蘭的入侵將成為蘇聯–阿富汗模式的翻版,」
歐美的回應
西方政府已表示不會直接軍事介入烏克蘭局勢,包括設立禁飛區,設立禁飛區將使它們與俄羅斯空軍發生直接衝突。他們選擇輸送武器幫助烏克蘭人自衛,並在北約最東端國家增兵。
分析人士稱,俄羅斯有可能尋求關閉波蘭–俄羅斯邊境以阻止西方武器流入,這一措施將令衝突升級並增加牽涉北約國家的風險,波蘭是北約成員國。
對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西方國家採取的力度最大的舉措是針對俄羅斯經濟及其領導層成員的一系列經濟制裁。這些制裁的目標包括俄羅斯的央行、商業銀行以及政治和商業領袖。在俄羅斯,等待提款的人已在銀行外排起長隊。該國的通貨膨脹可能會飆升。許多俄羅斯人將感受到經濟方面的困難。
這些制裁可以根據俄羅斯的行動進行加碼或降級。對西方來說,這些制裁併非沒有代價。制裁可能會加劇西方國家現有的通貨膨脹問題,如果俄羅斯通過切斷能源供應進行報復,可能會導致歐洲實施電力限量配給制度。
愛沙尼亞外交政策研究所的Sherr並不指望這些措施能改變普丁的想法。他表示:「普丁和他身邊的人,至少是他身邊的政治和安全人士,從來沒有向制裁低過頭。」
目前而言,西方國家似乎對烏克蘭有廣泛的民意支持,烏克蘭人民被視為一場無理和無端戰爭的受害者。這可能會增強這些國家政府維持制裁措施的能力。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困難可能削弱這種團結。
如果莫斯科就烏克蘭局勢達成任何模棱兩可的和平協議,西方國家可能會就如何準確評估解除制裁陷入爭論。部分制裁可能迅速解除,但在可能就戰爭罪發起審判的情況下,針對俄羅斯領導人的制裁等其他舉措或許會更加棘手。
分析人士說,可能對俄羅斯產生更大影響的國家是中國,中國領導人可能對軍事升級的前景感到擔憂。
國內的反應
這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西方人不僅很難獲知俄羅斯的輿論,也很難了解輿論對莫斯科的決策有何影響,特別是普丁這樣一個在外界眼中日漸孤立、難以接觸到的總統。
大多數俄羅斯人從經過審查的電視廣播中獲得資訊,因此許多人認為他們所遭受的經濟困難不是俄羅斯政府的錯,而應歸咎於西方。
俄羅斯有關部門已經鎮壓了反戰示威活動。在俄羅斯精英階層中已經有一些不安的跡象,他們在西方享受的奢華生活方式現在受到了威脅。普丁是否在乎則是另一回事。
制裁已經造成的經濟困難破壞了普丁擔任總統所仰仗的一個重要支柱,即他帶領在20世紀90年代在前總統葉利欽(Boris Yeltsin)執政時陷入混亂的俄羅斯恢復了穩定。
此外,打擊烏克蘭叛亂的長期行動可能將導致很多俄羅斯士兵喪生,傷亡問題在過去甚至會讓保守人群不安,而這部分人群通常是支持普丁的。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的Freedman表示:「普丁沒有足夠多的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他指出:「俄羅斯的經濟困境才開始顯現。普丁不能讓這件事拖上幾周幾個月,而圍困城市就可能花費這麼長時間,更不用說打擊叛亂活動了。所以時間對普丁來說是確實是個問題。」
和平談判
俄羅斯和烏克蘭已經開始和談。許多戰略家對雙方能否迅速達成解決方案持悲觀看法。
不論與澤連斯基達成怎樣的和平協議,都可能使普丁顏面掃地,因為他錯誤地給烏克蘭政府貼上新納粹分子的標籤。而俄羅斯與俄羅斯扶持的政府所達成的協議在烏克蘭境內外都不具有合法性。
俄烏此番和談存在的變數涉及俄羅斯的兩個目標:烏克蘭的中立性和烏克蘭領土問題。
俄羅斯2014年吞併了克里米亞,俄方可能會尋求烏克蘭接受這一即成事實。俄羅斯還可能會尋求進一步吞併第聶伯河以東領土。
俄羅斯有可能試圖「把烏克蘭分成幾個部分,留下烏克蘭西部」。但這麼做會在基輔留下一個親西方政府,而普丁先前曾稱該政府非法,分析人士表示,更可能的方案是,俄羅斯最起碼會尋求烏克蘭制定一部憲法,賦予烏東地區相當大的獨立性,並對烏克蘭政府的行動擁有事實上的否決權。
烏克蘭人或許會同意舉行進一步選舉,但俄羅斯面臨的風險是,即使在烏東地區,也有可能出現俄方不樂見的選舉結果。
俄羅斯可能感興趣的烏克蘭中立模式之一是1955年達成的奧地利模式。當年蘇聯從奧地利撤軍的條件是後者通過憲法保證中立,這種保證至今有效。
俄羅斯此次入侵非但不能說服烏克蘭人相信中立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項,反而可能導致輿論進一步倒向相反的方向。
這場戰如何收場?是本文主要預測重點,是俄將烏佔領?還是只是給你點顏色看看打完就走?還是輔導一個聽話的政權搞個一國兩制? 我們看普京好像自己也沒譜,只能且戰且走,邊打邊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