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驚奇的工程,讓沙漠變成綠洲,現代中國甚麼都能做到—

by | 2 月 7, 2022 | 華人世界

逆天驚奇的工程,讓沙漠變成綠洲,現代中國甚麼都能做到—

[世界財神報] 華人世界即時報導—

內蒙古庫布其沙漠位於黃河之字形內側頂端的黃河南岸,共1.86萬平方公里,近30年經過幾代人的植樹造林,有三分之一的沙漠得到治理。

如今,人們已經摸索出多種修復模式。位於黃河以南8公裡處的杭錦旗庫布其沙漠重點水生態治理項目,在黃河凌汛高水位時將部分凌水引入庫布其沙漠低窪地,形成蓄水面,改善庫布其沙漠生態環境,從而達到減輕防凌壓力和治沙的目的,變水害為水利。

一直以來,沙漠都被稱為「地球癌症」,十分不適合人類生存。同樣的,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庫布其沙漠,環境也十分惡劣,人們都稱它為「死亡之海」。但經過近七十年的治理,庫布其沙漠的沙化面積正在不斷減小,其涵養水源更是達到了240多億立方米,實現生態價值超5000億元。那麼,這種「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轉變,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原來,在庫布其沙漠的邊緣環繞著黃河,每年大概有三百多億立方米的黃河水從這裡流過。由於河流走向原因,每年都會有三個多月的凌汛期,往往從十一月下旬開始。就這樣每年的的凌汛期,嚴重危害了黃河兩岸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導致了大量水資源的浪費。反觀就在附近的庫布其沙漠,乾涸荒涼,一內一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為此,在黃河凌汛期將水流引進沙漠就成了沙漠人共同的期許。以水患成水利,既治沙又治水,但是,如何做到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自然生態改善,又成為了治沙人需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自2013年開始,這個方案就被提升上了議程。經過水利部門的實地勘察,大體提出了要在卡布其沙漠和杭錦旗建設兩個調蓄水源地的方案,並且新建大量乾溝,實現多處溝渠相連,構建沿黃排水網絡系統工程,實現將黃河多餘的水排入杭錦調蓄水源地。2015年在經凌汛期實驗引水,並且邀請多位水利專家驗證後,證實了這個方案總體可行

在方案整體部署實施後,沙漠奇蹟終於發生了!引凌水治沙漠效果相當顯著,卡布其沙漠邊緣形成了一大片的自然綠化帶,並且在治理區域內種植的樹木,成活率超過百分之九十。除此之外,黃河在凌汛期的水患危害在大大減小,整個地區的自然生態總體向好。
沙洲變綠海,既治水又治沙,中國的治沙人用自己的智慧造福著這片土地。現今的卡布其沙漠,有水有樹,動物隨處可見,植被與濕地封鎖住沙丘
不过即使中国在荒漠化治理上,有着如此重大的突破,印度人依旧对中国有不一样的看法,就有一位印度人直言:中国人太天真,还在“引水治沙”,却不知印度早已完成。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印度人如此评价中国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来,早在很久以前,印度在“引水治沙”方面就有很深的造诣,他们通过引用喜马拉雅山的水源,利用冰雪融水的原理,治理了当时让印度人头疼不已的塔尔沙漠,通过七年的时间修建了引流的导管,在当时也是让全世界佩服不已。

所以当时塔尔沙漠,也成为首个治理成功的沙漠,可见印度在这方面还是有所作为的。不过对于印度人的看法,许多国人也是有些哭笑不得,毕竟我国的沙漠治理性,要比印度的沙漠难上不少,而且我国还是首个实现土地零退化的国家,可见我国在这方面的贡献有多大了。

虽然印度比起我们,要先一步完成“引水治沙”的成就,不过两国之间所治理的沙漠情况,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对比起来也比较麻烦,只能说印度人民族荣誉感太为强烈,所以在这些事情上,总想着与中国对比罢了。

編輯部

五路財神報系為庶民經濟投資搭建平台"及為世界華人打造交流聯絡的管道!

相關文章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