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美女如雲,但是中國人不敢要,台灣人不能嫁,但是可以玩—
[世界財神報] 華人世界專題報導—-
一個中國小伙說,首先他不願意娶柬埔寨當地女性,並不是什麼國度偏見,看見美女我誰都會心動,但是他們的習俗我確實接受不了。簡單的舉個例子,當地在很久之前一直流傳著走婚制度,啥叫走婚呢?
說白了,就不是一夫一妻制,到了婚嫁年齡,男孩子就可以在夜晚來到女孩子家,女方如果對男方也很滿意,那兩個人就可以爬進女孩子的屋內了,不過不要高興太早,男方即使受到女孩的青睞,也不代表這位女孩就會和你結婚。
而是要等到女方生了孩子之後,通過認親的方式來判斷孩子的父親,誰要是孩子的父親,那也就順理成章成為了這位女子的丈夫,但如果孩子不是你的,對不起,這事兒就和你沒關係了。
這樣的婚姻制度一直到現在依然在柬埔寨很多地方流行,但是這對於中國人來說卻很難接受。其實這種陋習也是當地女尊男卑社會現象的一種體現,恰恰與我國千年歷史中男尊女卑社會相反,試問誰能接受呢?但是這一點還不是中國男人對柬埔寨妻子的主要偏見!
但是台灣人要娶柬埔寨女人,是當年法律明文規定台柬不能通婚的,
隨著政府打出新南向的口號,來東南亞工作的台灣年輕人近年也慢慢多了起來:從成衣到銀行,從房地產仲介到創業家,可說無所不在。而在柬埔寨金邊,經濟的發展趨勢非常明顯,由於多年前柬國政府開放外資大量投入,國內基礎建設慢慢完整,經濟開始起飛,人民生活漸漸富裕,柬埔寨也終於在 2016 年正式脫離了低收入國家行…
如今從台灣來到柬埔寨闖蕩的人,年紀大多 30 歲上下,他們帶著在台灣或跨國職場的專業 knowhow,在商場上快速嶄露頭角;而當地的新世代知識份子也不遑多讓,他們有著擁抱改變的新思維,也熟知當地市場的走向與偏好,可以提供中肯的建言。如果說想要在柬埔寨打下一片天,當地朋友的協助,是非常重要的一塊拼圖。
當然,在合作的過程中,有歡笑有淚水,也可能會有愛情的火花。對於愛情的憧憬,是沒有國界之分的。跨文化的愛情與婚姻,表示兩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相遇並了解彼此,真心為著對方著想,進而成為彼此的靈魂伴侶、共組家庭,這是一件多麼浪漫的事情啊。
「台灣人和柬埔寨人,是不能結婚的。」
跨國姻緣,被《禁婚令》阻擋
根據相關資料,柬埔寨於 2000 年開始有了通婚熱。據統計,至少有 2 萬名來自鄉村的女子,透過結婚仲介的安排,遠嫁給素未謀面的台灣郎和韓國郎當新娘。但當時柬埔寨女子結婚的對象,多為 50 歲以上,經濟並不富裕的階層,因此也引來國際人權組織撻伐,批評此行為無異於人口販賣。
在 2008 年後,南韓開始爆出柬埔寨新娘遭暴力對待或剝削的新聞,引起柬埔寨當地民眾不滿,政府隨即下令,暫停核准柬國公民與外籍人士結婚的手續。而台灣也在 2010 年被颱風尾掃到,遭到柬埔寨政府頒布《台柬禁婚令》,原因是在台的柬埔寨新娘沒有辦法獲得法律保護,同時也與韓國一樣,有多起柬埔寨新娘遭虐待或毆打的情事發生。
當時的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還大聲疾呼:「要到台灣把正在受苦的柬埔寨新娘們解救出來。」之後柬埔寨政府決定針對台灣全面禁止頒發結婚證書,也不准柬埔寨女子到台灣定居,也是意料中的事。
至今無解的台柬禁婚,期望台灣政府拿出魄力
隨著台灣和東協的交流日盛,台灣人外派柬埔寨的機會增多,在柬埔寨遇到自己真愛的案例,想必也會慢慢普遍。但是由於《禁婚令》的存在,如今讓許多真心相愛的情侶,飽受折磨、備感無奈。
因此,期望台灣政府重視這個問題,短期解方可破例引用特別法,來幫助這些台柬夫妻們完成人生大事。而不是明知柬埔寨方不會發出結婚證書,卻還死守著法律條文,要求出示當地結婚證書,陷入「不給證書就不幫註冊」的無限輪迴。
長期的解方,則更要重視外國配偶在台灣的權利,不讓因為婚姻而到台灣來定居的任何國籍新娘或台灣女婿,因為不平等的待遇而成為「次等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