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不公、世界不同,缅甸少数民族罗兴亚人的悲惨命运–

by | 12 月 24, 2021 | 華人世界

天下不公世界不同缅甸少数民族罗兴亚人的悲惨命运

[世界财神报]华人世界 地球上苦难种族专题报导[附视频]—

2020罗兴亚武装组织不堪长期的种族歧视,以自制武器攻击缅甸边防军的哨站后,引发缅军的武力清扫行动报复,导致前后60万人,为了活命冒死渡过缅甸和孟加拉国国边境的Naf河。大批逃至孟加拉国国难民营的罗兴亚人指控缅军不分男女老幼向他们开火、强奸妇女,甚至强夺他们的财产、焚毁他们的房屋。

一时之间,各大国际媒体的封面,纷纷被河岸上的罗兴亚男童尸体、痛哭流涕的罗兴亚妇女或走在泥泞之中的人群等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图像占据。联合国将这个事件直接称之为「教科书式」的种族清洗。

罗兴亚被缅甸军方疯狂孽杀的影响大到超乎缅甸政府的想象,昂山素姬的人权斗士形象一落千丈,始料未及地从被西方人奉为缅甸曼德拉的人物,一下子沦落到,众人要求褫夺其诺贝尔和平奖的地步。即使昂山素姬发表电视谈话后, 事情也丝毫得不到缓和。 母校剑桥大学不旦将她的画像彻下,还更名以她名命的休息室。

一意孤行的缅甸政府,二度被美国实施制裁,使奥巴马时代逐渐走向正常的美缅关系,再度停沚。孟加拉国国难民的眼泪,成为了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这时许多人不解为什么缅甸人如此痛恨罗兴亚人?

许多中西方媒体在缅甸人为什么容不下罗兴亚人的问题上,总喜欢用历史脉络来解释。

那缅甸人为什么如此痛恨罗兴亚人呢?

一、他们不是缅甸人,却来强夺有限的资源

缅甸最痛恨罗兴亚人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是缅甸人,却侵占缅甸人的资源这一点。

若开邦是缅甸最穷的一个邦,然而在天然资源如此贫瘠之际却还有近百万的外来人要跟你争夺有限的资源, 自诩为国家主人的缅族或若开族,自然是咽不下这口气。

罗兴亚人虽然世代生活在缅甸,但他们却不会讲缅语,也没有取缅文名字。反观那些被接纳的仰光等大城市中的穆斯林和华人,他们都说着一口流利到没有口音的缅甸语,名字都也几乎都是缅化后的缅甸文名字。因为在缅甸,许多缅甸人根深蒂固的认为只有缅民族才能够被称被缅甸人,在缅甸人的字典里,没有「新住民」这种说法。

这种观念的形成,很大部分上,与军政府上台后不断强调的「大缅民族政策」有不可否认的关系。

另一个事件症结点就是罗兴亚人没有身份证明文件的问题, 这让上至昂山素姬办公室发言人,下至缅甸民众都认定这群人是「非法入侵者」的一大原因。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二、媒体的偏颇报导

问到缅甸人为什么恨罗兴亚人的时侯,通常这些生活在大城市,一生从未遇过一个罗兴亚人的人们通常会说,他们恩将仇报,我们好心收留他们,他们却杀害我们的同胞,强奸佛教徒的妇女。

2010年,一条来路不明的消息称,四名罗兴亚人轮奸了一名佛教徒女性,还将其头脑割下羞辱。缅甸民族主义者通过燃烧罗兴亚人居住的房屋作为响应,此次事件造成 280多人死亡,数千人受伤。然而,那件埋下双方仇恨种子的新闻事件却至今从未得到证实过。

孟加拉国国死亡之岛变成罗兴亚人的难民营

你随时可以买单?但你永远逃不出这里531日,4,000名被放生到孟加拉国国湾孤岛——巴山查尔岛(Bhasan Char——的罗兴亚人群起抗议,要求从岛上撤出、回到缅甸-孟加拉国国边境的柯克斯巴尔札难民营(Cox‘s Bazar)。

回到2017年,原本居住在缅甸若开邦的罗兴亚人,遭缅甸军方大规模攻击、集体屠村、甚至种族清洗,导致超过百万罗兴亚人逃亡到邻国孟加拉国国。大量的战祸离散民,于是在孟加拉国国边境形成了如今全世界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的柯克斯巴尔札难民营,至今此地收容至少100万名罗兴亚难民。

几年来,孟加拉国国频频与缅甸协商「罗兴亚人遣返计划」,唯进展缓慢且多数难民也不愿意再返缅甸。如今再加上缅甸政变、接近全国性内战,几乎不可能的遣返计划更是无限期停摆。

为安置人数众多的罗兴亚难民,孟加拉国国政府在2018年开始,预计耗资3.5亿美元,于孟加拉国国湾一座孤立的无人岛——巴山查尔岛——兴建1,400座房屋、防风避难所等设施,希望至少安置10万名罗兴亚难民。此计划从202012月开始执行,至今孟加拉国国政府已陆续将18千名罗兴亚难民分批安置到巴山查尔岛上。

事实上,孟加拉国国政府的安置计划看似立意良善,但此岛却不一定宜居。巴山查尔岛原是一座由红树林、杂草冲绳的岛屿,是在2006年基于河川淤积才形成的孤岛。此岛面积约有300平方公里,但海拔高度却只有几公尺——这意味着小岛极其容易受热带气旋袭击、引爆大洪水——周围甚至还有海盗出没。此外,岛上距离孟加拉国国本土约30公里,若发生任何意外,岛上的人将孤立无援。

「岛上四面环海,我们根本无处可去。」一位被安置到岛上的罗兴亚人Dilara表示。她原本计划逃到马来西亚,却在中途被救走之后被送岛上。

难民们向《BBC》求救表示:「岛上什么基础支持都没有。」其中一名母亲就抱怨自己当时在岛上分娩时,根本找不到医护、甚至是合格的生产助手,最后只能勉强找来有接生经验的妇女求助。此外,孟加拉国国政府先前承诺将提供的补助——供每一户人家水牛,以及供贷款经营小型生意等——全数落空。尽管部分难民相对满意房屋设施如床和厕所等,但共同的现实却在于:「好的房子并不能补足一切的匮乏。」

「我们就像住在监狱里面一样,每一天都吃一样的食物,也不被允许到海边捕鱼。」难民在岛上失去生计,难以负担任何食物以外的开支,也不比从前在难民营里一样,可以到市场购买其他食材。

对于「未来」的无限等待与落空,往往会对收容者造成极大且持续性的精神压力。也是世界各地「岛屿式难民营」共同遭遇的集中营困境。因此也有难民抱怨自己根本是「被骗登岛」,想方设法要逃回本土的难民营,像是打算「游泳注销」,游到印度洋某处再登上买通的孟加拉国国渔船「逃岛」。

以上报导即是世界上最苦难的民族罗兴亚的故事。

相關文章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