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亞國民教育爭相推廣華文教育,但遭右翼團體抗議,引起族群對抗—

by | 12 月 20, 2021 | 華人世界

馬來亞國民教育爭相推廣華文教育但遭右翼團體抗議引起族群對抗

[世界財神報] 華人世界 即時報導

馬來西亞以馬來語為國語,但憲法允許不同語言學校的存在,所以除了馬來語學校(國民學校)之外,大馬人口比例較高的少數民族華人和印度人都有開辦華文學校和淡米爾文學校,且華文小學(華小)和淡米爾文小學(淡小)皆屬政府學校或政府資助學校。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騰飛,華語經濟價值水漲船高,使得華校不再只是華人接受母語教育的場所,也吸引了越來越多非華人就讀,以華小為例,非華人學生比例已達兩成,比十年前激增了一倍。這種多元語言文化共存共榮其實是大馬的驕傲,但長期以來一直有馬來右翼分子針對多元語言教育,希望大馬能夠實現全馬來語教育。

三個馬來右翼團體半島馬來學生聯盟、大馬伊斯蘭教育發展理事會及馬來作家聯盟最近入稟法庭挑戰華小與淡小違憲,引起華人與印度人社群譁然。高庭擇定十二月二十九日作出裁決。

華文教育與淡米爾文教育在馬來西亞都已有約兩百年歷史,從早年的僑民教育轉變為後來的國民教育,捍衛不同民族接受母語教育的權利。一九五六年的《拉薩報告書》承認三種源流學校並存,各以其母語為主要教學媒介,但「最終目標」是以馬來語為主的「一種語文、一種源流」教育政策,為往後的教育紛爭埋下伏筆。《一九六一年教育法令》規定教育部長有權在認為適當的時候把華小和淡小改為馬來語小學,一直都是華文教育的夢魘,擔憂華小會變質。

華社對母語教育的堅持,以及對不合理政策的抗爭,使到華文教育在大馬不僅能存活,甚至碩果累累。除了華小外,馬來西亞華社還開辦了以華文教學的華文獨立中學,以及三間華文大專,因此大馬是兩岸三地以外唯一有從小學到大專完整華文教育體系的國家。但對一些右翼思維馬來人而言,這是對馬來語的不敬和威脅。

想把華小淡小消滅的還有一些馬來政客,藉此挑起課題,撈取政治利益。兩度掌政共長達二十四年的前首相馬哈迪就是其中一位,他認為多源流教育不利國民團結。

其實,在一個多元種族國家,百花齊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也是國家的軟實力,極右的保守思維才是阻礙國民團結及國家進步的根源。

編輯部

五路財神報系為庶民經濟投資搭建平台"及為世界華人打造交流聯絡的管道!

相關文章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