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兩岸騙子不謀而合的騙術—
名人站台+媒體抬轎+能說會道 打造「矽谷世紀大騙局」的美女巨騙的故事—
[世界財神報]華人世界 綜合報導–
金髮碧眼的她兒時曾隨父母周遊世界,甚至在中國住過。19歲就毅然輟學創辦獨角獸公司,30歲事業登峰造極身價一度高達45億美元,被譽為「女版喬布斯」,曾是全球最年輕女億萬富豪,星光璀璨,一度風頭無二。
誰可知,風光短短幾年便神話破滅。「女神」被起訴,34歲的她在醜聞中曝光公司破產,37歲因欺詐控罪出庭受審。
她的名字叫伊麗莎白·霍爾姆斯(Elizabeth Holmes)。
2021年9月,「Theranos 醜聞」主角伊麗莎白·霍爾姆斯涉嫌欺詐案 在美國開庭審理。她從硅谷新星到欺詐案被告,所經歷的跌宕已經成為小說和好萊塢的題材。
2003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化工專業二年級金髮碧眼的女生霍爾姆斯決定輟學創業,時年19歲。
她成立「高科技」血液檢測公司,後改名Theranos,核心業務是基於專利創新技術提供指尖取血樣檢測診斷疾病服務,價格極為親民:2.99美元檢測一次。
據介紹,公司名Theranos是個合成詞,是取英文therapy(治療)和diagnosis(診斷)的頭尾部分組成。依照霍爾姆斯的話說,公司就是要讓人們與不治之症說「再見」。
Theranos號稱,不管是是癌症、膽固醇還是糖尿病,只要手指尖取幾滴血,Theranos的血液採集器(nanotainers)和血液診斷檢測系統(miniLab)半小時之內即可得出診斷結果,「不需要針頭,而且不需要採血試管」。
這套設備據稱可以承擔專業醫學實驗室水平的200多項檢測。
「顛覆世界」般的醫用新型血液檢測技術吸引了無數風投創投資金,其中不乏商業巨鱷和政界翹楚,比如默多克和基辛格,一時風頭無二。
2014年,Theranos 估值90億美元(65億英鎊),而立之年的霍爾姆斯登上人生巔峰。
2015年,完美的堡壘土崩瓦解 —— 原來是個騙局,「革命性」新技術屬虛構。2018年公司解散。
2021年,霍爾姆斯案開庭,時年37歲。她面臨12項欺詐控罪。如果罪成,最高可判20年監禁。
霍爾姆斯受到12項欺詐控
「鄰家女孩」的「發明基因」
關於霍爾姆斯,已經有一本書,一部HBO紀錄片,一部正在拍攝的影片和一部電視連續劇,還有大量新聞報道把她的各種側面呈現在公眾面前,但一個關鍵疑問始終未解:為什麼?明知此物是假,為什麼還要冒險一賭?
霍爾姆斯出生於華盛頓特區一個世家,高祖父是一戰老兵、外科醫生,後來入主辛辛那提大學醫學院,辛辛那提市一個醫院以他的名字命名,改變美國麵包烘焙業的百年老店Fleischmann’s Yeast也出自她的家族前輩。
父親就職於美國國際發展組織,足跡遍布全球。她幼時隨父母周遊世界,曾在中國居住,學中文,期間曾在一些大學銷售過C++編譯器。
霍爾姆斯家的一個鄰居,81歲的商人和發明家理查德·弗伊斯(Richard Fuis)接受BBC採訪時透露,霍爾姆斯的父母熱衷社會地位和人際關係,但創新創業是這個家族的傳統,而女兒伊麗莎白就像個文靜的「鄰家女孩」。
霍爾姆斯9歲時給父親的一封信中宣告自己的人生抱負是「發現人類尚未意識到可以企及的新事物」。
2002年,霍爾姆斯以優異成績入讀常青藤名校斯坦福大學化學工程專業。上一年級時,她提出一個設想,是否可以研發一種醫藥貼片,貼在身上可以即時掃描判斷患者是否需要抗生素並根據掃描結果釋放藥物。
她的執著和自信在跟學校臨牀藥理學教授加德納的交談中顯露無餘;被告知這個發明理念行不通時,她瞪著教授,一言不發,轉身離去。
新加坡實習和起步創業
大一暑假正值東亞薩斯(SARS)疫情嚴峻,霍爾姆斯申請到新加坡基因研究院實習,參與通過血液監測薩斯病毒研究。
返校後,她申請了一項實時監測身體狀況的醫療裝置專利。2003年秋季,19歲的霍爾姆斯輟學創業,用父母給的學費在加州註冊一家名為「實時治療」的公司,後改名為Theranos。
在接下來的10年中,該公司低調但不斷發展,「鄰家女孩」不斷展露、證明自己的社交能力,美國政商界精英紛紛為她站台,從財政部長舒爾茨到頂級富豪沃爾頓家族,約4億美元的風投、創投資金陸續流向這個宣稱能夠改變世界的新創科技公司。
2015年,與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和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同台
抵達人生巔峰
2014年,Theranos 估值超過90億美元,僱員超過500名,宣稱已經能夠提供200多項檢測,並且獲得在全美所有州運營的執照,被評為僅次於特斯拉的“改變世界的創業公司“,霍爾姆斯持股超過50%。
2015年,她被福布斯雜誌評選為全球最年輕的女性億萬富翁,同年,她又入選時代雜誌2015年最具影響力100人名單。
哈佛醫學院前院長傑弗利·弗萊爾2015年與霍爾姆斯共進工作午餐。他對BBC表示,當時就發現她非常自信,不過對幾個關鍵的技術問題並不理解,但還是相信她並非故意設騙局。
弗萊爾博士最終邀請她加入醫學院的研究員委員會,他對此感到遺憾,儘管在醜聞爆發後她被撤職了。
許多重量級支持者當時還沒有看過公司的審計賬目,也沒有看到正式的技術測評報告。但是,他們不認為這是一場騙局。
默多克聲稱他在Theranos投資損失達1.2億美元 (2011年資料圖片)
「彌天大謊」?
2015年,完美無瑕的蛋殼出現裂痕。《華爾街日報》盯上了Theranos。有人舉報Theranos的無針驗血診病系統Edison造假,血檢結果不可靠,而且大部分檢測使用的是購買的商用儀器。
該報根據大量對前員工的採訪和檢測報告對比調查發表了系列調查報道,揭開了明星企業光鮮亮麗背後的秘密,包括檢測結果不準確、報告存在違規和隱瞞事實等問題。
美國藥監局(FDA)隨即就此展開調查。
2016年,越來越多的審查以及民事、刑事訴訟紛沓至來,各地營業執照先後被吊銷,血液檢測設施和醫學實驗室關閉,合作伙伴陸續切斷關係。Theranos估值從90億美元跌至8億美元,其中包括7.24億美元的融資。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當年介入調查,最後裁定Theranos存在欺詐投資者行為,把10萬美元營收虛報為1億美元,騙取7億美元投資。SEC據此向霍爾姆斯和她的公司提起訴訟,並禁止霍爾姆斯經營血液檢測業務兩年。
2018年3月,霍爾姆斯和SEC達成和解,她同意支付50萬美元罰款,歸還1890萬股股票,放棄Theranos的投權,在未來10年內不得擔任上市公司的高管和董事。
霍爾姆斯的前商業伙伴、欺詐案同案被告巴爾瓦尼否認對她有操控和性侵行為
2018年5月21日,《華爾街日報》記者約翰·卡利盧(John Carreyrou)出版《壞血:硅谷初創公司的秘密與謊言》(Bad Blood: Secrets and Lies in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通過150多名知情相關人士的訪談內容揭示了撒謊這項古老的技能如何在21世紀變身為「最偉大的創新」。
當年6月,霍爾姆斯和商業伙伴巴爾瓦尼一同被捕,控罪是電匯欺詐和串謀進行電匯欺詐。檢控官稱她在測試中故意誤導患者,並向財務捐助人誇大公司業績。
霍爾姆斯獲准保釋,2019 年結婚,新郎是 27 歲的威廉·「比利」·埃文斯,埃文斯酒店集團繼承人。2021年7月,他們的長子出生。
小插曲 — 前男友、商業伙伴
Theranos欺詐案即將開庭的消息之際又一個幕後人物被推到台前:霍爾姆斯的前男友和商業伙伴,邁納什·巴爾瓦尼(Manesh Balwani)。他是該案另一名被告。
霍爾姆斯的律師稱,在對她的控罪發生的時期,曾遭到巴爾瓦尼性侵和情感操控,精神狀態受到損害。
現年56歲的巴爾瓦尼稱這一指控「令人憤怒」。法庭是否採納這一辯辭將由陪審團決定。
迄今為止,公眾從未聽到霍爾姆斯為自己辯解的片言隻語。
評論人士指出,霍爾姆斯至今仍堅持自己最初的陳述,其執著令人驚嘆,了解她的人認為她本性難移,多年來沒有任何變化。
預計她會做無罪申辯。
根據《惡血》一書的描述與採訪,不論是公司董事(George Shultz)、美軍將領(James Mattis),或商業夥伴(Safeway)的執行長,在他們和「矽谷新創女神」伊莉莎白.霍姆斯交手的過程中,其實都不只一次有其下屬或身邊的人,對霍姆斯本人和 Theranos 這家公司,表達過高度的懷疑。
最近因為被稱為「矽谷世紀大騙局」的 Theranos 弊案有了新發展(該公司創辦人、也就是大規模詐欺「主嫌」霍姆斯辯稱自己患有精神疾病,試圖脫罪),讓我想起年初讀過的《惡血》(Bad Blood)這本精彩的調查報導專書。
《惡血》(Bad Blood)由《華爾街日報》調查記者 John Carreyrou 經長期的多方採訪、查證後所撰,他率先完整揭露了 Theranos 的 CEO 伊莉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如何藉由重重的舞弊,「憑空創造」出估值一度高達 9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700 億元)的「矽谷生技新創獨角獸公司」。
在書中,伊莉莎白.霍姆斯一開始顯得充滿魅力(charisma),視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為導師,稱自己夢想著藉由創新的檢測科技來「讓世界變得更好」。這樣「擁有偉大願景」的年輕矽谷女創業家,更成功地吸引了許多大咖投資人和合作夥伴,包括:知名創投(DFJ、與後來鼎鼎大名的個人投資者如梅鐸等)、美國前國務卿(George Shultz)、美軍將軍、全美連鎖藥局沃爾格林(Walgreens)和超市喜互惠(Safeway)⋯⋯等等。
同時間,她也被各國眾多主流媒體一路吹捧,曾被稱為「賈伯斯再世」、「美女創業家」、「女版賈伯斯」,幾乎上遍所有財經媒體的專訪和「影響力/財富榜 / 創業家榜單」。甚至還曾在 2015 年擔任過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全球創業大使」(Presidential Ambassadors for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PAGE)之一。
下面是她 2014 年在 TedTalk 的演講,不知你有感受到她的「魅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