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之禍造成十幾萬失根的緬甸人 、 海峽戰爭一起,台灣的難民可能發生麼?

by | 9 月 21, 2021 | 華人世界

戰爭之禍造成十幾萬失根的緬甸人 海峽戰爭一起台灣的難民可能發生麼?

泰緬邊界難民營見聞作者:葉靜倫

[世界財神報] 華人世界 轉貼名人見聞錄

30年前,泰緬邊境就如同今日的歐洲地中海;30年過去了,12萬難民依舊在那裡。13歲的敘利亞男孩說:「我們並不想到歐洲,停止戰爭吧。」是的,1951年的《難民公約》和1967年的《難民議定書》都可以告訴你,「難民」(refugees)是因自身國家發生危急與無法承受的武裝衝突或迫害,而「被迫」逃離家園的人。他們受國際法保護,有權受到各國政府、聯合國難民署及其他組織的協助,且各國政府皆不得將其強制驅逐或遣返。沒有人想離家,尤其當你知道他們以性命賭上和平,幸運逃出來後將面臨的依然很可能是場漫長的噩夢,你就會知道「人人都想來我家過好日子」不過是富裕國的自溺情結。

1984年,泰國政府在邊境成立了第一座難民營,之後接二連三的,至今已達9座。若要加上邊界上緬甸境內那6座境內流民營(在國境內逃竄的難民),泰緬邊境難民至今已超過12萬人。持續成立的營區,源自於緬甸境內軍政府與少數民族如撣邦(Shan)、克耶邦(Kayah)、克倫邦(Karen)、孟邦(Mon)等長年交戰,峰火延燒超過一甲子,無數緬甸人村莊被焚毀、至親被殘殺、婦女被強暴、土地衣糧盡皆毀棄。緬甸人倉惶奔逃,壓境泰國,逃亡過程持續遭戰火摧折,餓死的、病死的、體力不支的、父母孩子四散各地或天人永隔的,人間煉獄正如今日的地中海。

而後他們怎麼了呢?

他們被禁錮在邊境山區擁擠營區的破爛竹屋裡,領取日益微薄的糧食配給,限制自由、不得工作、不得外出上學。30年過去,戰火依舊未平,身分證明依舊無影,原先的難民帶著內心的創傷老去,跟隨父母逃難的孩子在營內虛耗光陰成長為無事可做的青年。緬甸人的下一代在營內出生,既無緬甸身分也不被泰國承認,不僅對父母的家鄉陌生,對成長的異地亦萬般茫然,文化在流失,傳統在消逝,身分認同是場虛幻的夢。

當我們隔海隔空在焦急悲憫歐洲大陸的敘利亞難民時,你可知道亞洲還有多少這樣的營區?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印度……難民人數年年攀升,只因人類的戰爭永無寧日。如今全世界自二戰有紀錄以來,正面臨史上最大的難民潮,全球6000萬難民(含在母國內流竄避難未跨越國境尋求他國庇護者),有86%被發展中國家如約旦、黎巴嫩、土耳其、巴基斯坦、肯亞等收容,黎巴嫩街頭每5人就有一人是難民。

泰緬邊境美拉營(Mae La)幼兒園學童。美拉營總人數約 4 萬人,為全亞洲最大難民營。

這些貧窮國家自身難保,無能「接納」,無能提供身分、語言、職訓、良好的住屋、津貼、糧食與其他社福支援,所謂的「收容」純粹出於地緣關係、人道立場或甚至只是無力逐一驅趕。上百萬的難民在這些國家過著貧窮線之下的日子,領取微薄津貼,既沒有合法身分也沒有工作權,許多人昨天還是農人、老師、祕書、建築師、運動員……如今空有一身技能與嗷嗷待哺的孩子,卻只能睡在街頭和火車站。

臺灣一向是樂於給予的國家,賑災、捐款、志工服務總是熱切又積極,卻與近在眼前亞洲自身的慢性悲劇疏離。我所工作的臺北海外和平服務團(TOPS)是臺灣唯一在做難民營服務的NGO團體,自1996年起駐紮泰緬邊境3座難民營,發展幼兒教育、提供營養午餐(那一碗相當於臺幣5元的餐食,是許多赤貧難民孩童一整天唯一的一頓飯)。類似的國際NGO在營內有15個上下,各自負責教育、醫療衛生、糧食安全等項目。然而這幾年來無論是物資、糧食配給、各NGO所能提供的津貼等都劇烈縮水,TOPS 20年來紮根邊境的援助計畫空有專業的執行團隊、3500名熱愛上學的小朋友、240名迫切渴望成長習得幼教專業的難民青年與婦女教師,卻面臨資金嚴重困窘、物資匱乏的存亡之秋。

美拉營幼兒園日常午餐時間。

也難怪。2004至2014年的「被遺忘危機評估指數」(Forgotten Crisis Assessment)報告,緬甸穩坐第一位。這個指數是歐盟旗下的歐洲執行委員會由受難者的脆弱程度、大眾媒體的關切度、物資配給的捐助量、改善處境的政治行動等多寡來評估。這個指數顯示,緬甸難民被遺忘了。被世界和他們自己的政府所遺忘了。

現在的地中海難民,30年後會在哪裡呢?且不說30年前了,今年3月的東南亞船民危機、羅興亞難民悲歌,當時觸目驚心的照片與集中營般的收容所,我們還記得嗎?

想幫助難民,請「看見」他們,請捐助聯合國難民署、捐助NGO組織,請支持推動保護難民的《難民法》(臺灣連基本的《難民法》都沒有,去年還將3名敘利亞難民遣返出境),請堅決捍衛和平,請正確認識、友善對待外來者、創造包容性的社會氛圍,讓那些努力掙扎求存的落難者在這個世界上,能多一個得以安身的地方。

編輯部

五路財神報系為庶民經濟投資搭建平台"及為世界華人打造交流聯絡的管道!

相關文章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