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化? 柯文哲有意更改有中國名稱的街道,表露其墨綠台獨意識很強!

by | 4 月 29, 2021 | 華人世界

去中國化? 柯文哲有意更改有中國名稱的街道表露其墨綠台獨意識很強!

[五路財神電子報] 華人世界版  記者任也即時報導—

近來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臉書上「台灣阿北-柯文哲」拋出街道正名議題,諷刺立法院周邊道路名「被中國包圍」,但反被台北市議員提醒,改路名是台北市政府職權。不過,柯今受訪又說,改路名相當困難、門檻蠻高,跟修憲門檻差不多,現行法令都要修改,要做討論。媒體問追問哪條路要先改?柯說,「有想改再跟你講」。

據記者看柯文哲有恨很強烈的台獨意識,想藉更街道名來去中國化,在其選舉時就搞一套白設遮蓋自己,選後即充分表露其墨綠台獨本質,是標準的李登輝第二,有可能在下次大選時,以台獨正統自居,欲分食民進黨的基本票源?

正名運動當然可以輕鬆、自然、且民生一點,所以這也是拋出議題,但按照台北市自治條例、行政規則,要改名字相當困難,所以要拋出議題探風向;媒體詢問有人建議先改北平東路,柯回說,按照目前規定要5分之1住戶提案,4分之3通過,跟修憲門檻差不多。

對於台北市議會表態台北市政府可提案送議會,柯文哲回說,過去自治條例寫得很不清楚,導致改路名門檻還蠻高的。媒體追問要修法嗎?柯文哲依然回應曖昧說,要修就要送議會,要想想看怎麼送。柯還說,內部討論、北市條例、作業要點,都要修改、討論。

媒體不斷追問哪條路先改名?柯文哲始終沒回答,但表示革命分階段,他心中有他的藍圖;至於藍圖是什麼?柯回媒體說「不要跟你講、有想改再跟你講」,有時候活動、政策要先倡議。至於是否要改渭水路?柯說宜蘭已經有渭水路。至於是否於任內解決?柯回說,北市路這麼多,當然不可能全部,但先建立制度,比較容易執行,慢慢來。

媒體問及,外界解讀正名運動企圖跟台派靠攏,或是柯文哲自己才是台派?柯表示,我們支持者中有各種光譜,這的確是其中相當大一個區塊的意見。媒體問柯文哲是否認為自己跟本土運動契合?柯仍重述,支持者各種光譜都有,他主張多元開放。

至於未來任內會朝向正名運動?柯文哲表示,要生活化,以台灣為主體性,提到台灣也不用覺得怪怪的、彆扭,但也不要刻意政治化,自然一點、生活化一點處理每天問題。對於台北市議員簡舒培嗆說不改的是小狗,柯回說,不需要去回應每一個人的問題。

眾所皆知台灣各城市街道遍布著中國地名,係源自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的施為,當時國民政府對台灣心理建設的主要方針,就是「中國化運動」。行政長官陳儀也在中學校長會議中明示:「本省過去日本教育的方針旨在推動『皇民化』運動,今要針對而實施『中國化』運動。」在這樣的治理理念下,行政長官公署隨即於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七日制訂公布「臺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除了去除日本式町名外,也提出新的道路命名原則,即:一、發揚中華民族精神者,如中華路、信義路、和平路等;二、宣傳三民主義者,如三民路、民權路、民族路、民生路等;三、紀念國家偉大人物者,如中山路、中正路等;四、適合當地地理或習慣且具有意義者。從上述的命名原則,並無中國地名?甚至一九四六年台北市政府著手改正街路名稱。新擬定路名中,九十五條中有八十一條是恢復清代使用的街道舊稱,且完全沒有中國地名。但一九四七年在街道名稱改正辦法並未修訂的前提下,卻再次更名,而此次修正,中國地名已高佔六十%,在地特色或舊有街路名,已大量為中國省、市地名取代。如此命名策略也影響台灣各城市的街道名稱。

一般認為,台北街道名的設計乃移植上海街道命名的概念,且認為台北與上海以中國地名為街路名,乃為了便於空間的辨識。有趣的是,上海最早的中國省市路名是起源於公共租界區,且是為了平衡各國勢力的權宜之計。歷經多次政權轉換,何以街道名稱仍難更動?回到命名辦法來看,民國一○○年九月,台北市政府第10033299200號令所修正公布的道路命名及門牌編釘自治條例,其中有關道路命名原則,其實僅有:一、對國家之發展有卓越貢獻或於歷史上具有紀念意義之人、事或地名;二、本市舊有地名、紀念性文物或建築物名稱;三、具有或型塑當地特色之名稱;四、具有共同記憶價值之名稱;五、其他具有創意之名稱。

看來,要建構市街道路的主要意象,改名或不改名,基本上都繫於主政者的理念與決心。

編輯部

五路財神報系為庶民經濟投資搭建平台"及為世界華人打造交流聯絡的管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