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陳島姑娘為外婆到大陳尋根的故事—
[五路財神電子報] 華人世界版 華人踪跡專題報導—
大陳島於1955年在美國第七艦隊的支援下,蔣介石派劉廣凱為總指揮,共將上下大陳、披山、漁舢四個島共2.8萬軍民撤來台灣,並分駐在36個眷村,名叫大陳義胞村,村中皆有中正廟,經62年分支散葉的後代,約有20漁萬大陳後裔了!
大陳後裔劉樂妍,一位來自臺灣的青年,近日受邀到台州參加當地舉行的“2021兩岸青年才俊魅力台州行”活動。
活動第一站,他們來到椒江大陳島。
大陳島的風光和臺灣的澎湖灣很像,但對劉樂妍來說,這裡還有更加特殊的意義——當年她的外婆就是從這裡去的臺灣。
劉樂妍的外婆一直有個心願,希望能找到自己小時候的老家。
“我問外婆,外婆你到底是怎樣來臺灣的?那一問居然把我外婆問哭了,她哭得像個孩子。”劉樂妍說。
“我想知道我的祖先哪裡來的,我想知道祖先的故事。”這一次,劉樂妍也是帶著外婆的心願來到台州尋根,她用手機記錄下了自己這一段尋親之旅。
“外婆,你小時候住的松門,那個地方有沒有什麼特徵或是什麼景點?”劉樂妍對著電話那頭的外婆問道。
“松門旁邊有什麼楊柳坑……我爸爸的哥哥好像是鄉長叫林智友。”外婆回憶說。
“其實我覺得可能找不到了,但是就是不死心。”帶著這些僅有的線索,劉樂妍踏上了前往松門的尋根之路。
得知劉樂妍是帶著外婆的心願而來,台州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的工作人員幫忙聯繫了松門鎮政府。
“你的曾外祖父林智友,他原先是我們溫嶺的一個治安大隊的大隊長,不是松門的鄉長。”溫嶺市松門鎮宣傳委員屠姍姍說。
“具體地點是在楊柳坑,楊柳坑不屬於松門,是在石塘鎮,可能你要到石塘鎮再具體瞭解一下。”屠姍姍建議。
一波三折,原來劉樂妍外婆的家並不在松門鎮,而是在旁邊的石塘鎮。
到達楊柳坑之後,劉樂妍驚喜地發現:居然還真的還有人記得治安大隊長林智友的名字。讓她更沒想到的是:外婆和他大伯家的老房子是個炮樓,現在還成了石塘鎮的文物。
“外婆,我找到你家了,你家以前是不是有個炮樓?”
“外婆!你家的炮樓現在是石塘鎮的古跡!”
“我找到你家了!我找你家了!外婆……”劉樂妍激動地對電話那頭的外婆說。
就在劉樂妍為找到外婆老家興奮的時候,有個當地的奶奶找到她,拜託劉樂妍給她外婆打個電話。
”喂,蘭阿娘,我是林美領。我爸爸林小奶(音譯)你知道嗎?他在臺灣起名字林榮,從這邊過去的……我想問問我爸爸的墳墓還能不能找到,找得到的話我想去臺灣見一見……”
原來,她認得劉樂妍的外婆,並且希望通過外婆找到她爸爸的下落。看見兩個老人通過手機用台州方言親切交流,劉樂妍深深感受到:海峽再寬也隔不斷兩岸的親情。
這段臺灣女孩“尋根記”的故事,證明台灣人都是血濃於水的炎黃子孫,都是中國人,雖然因戰爭而分離,但是分分合合,總有一天又合了!